自從開始做微商,勤妹子就把快遞哥當回事了,之前隻是因為自己網購各種寶貝,時不時的會跟快遞哥打交道,但從來不管送貨上門的快遞哥姓甚名誰、歸屬哪家公司。做微商賣蜂蜜之後,勤妹子對快遞哥的事全然重新考慮,幾乎把所在區域能聯係到的快遞公司都接觸了一把,不接觸就不了解,一接觸才發現,不是每一個快遞公司都樂意接單收蜂蜜的,據說是對液體件有限製。在寥寥可數的幾家願意接單攬投液體件、可以給勤妹子發貨的快遞公司中,勤妹子覺得究竟能夠選擇哪一家長期合作呢?這是一個相當不簡單的問題。首先是沒有最便宜,隻有更便宜,發貨量大就必須考慮這些雞零狗碎的成本了。哪家快遞更便宜呢?這裏不想說出這家快遞的名字,除非......其中緣由有的小朋友也知道的。單純從價格而言,當然不排除某些小快遞為了搶生意而壓低價格,勤妹子認為,其實快遞的成本應該都是差不多的。幾個來回的合作,幾經磨合之後,勤妹子體會到價格是可以談出來的,便宜不便宜其實是由自己來定的。完全靠自己的經驗顯然會走很多彎路,那麼就從一些經驗豐富的買家那裏學習經驗,實誠買家會跟你說,如果你說你寄貴了,那為什麼會寄貴?因為你同意了貴的這個價格,才會寄出去的。那你自己又為什麼要同意呢?為什麼不砍價呢?也許有人說,砍價了快遞員不幹,可是為什麼別人能拿到低價呢?毛病還是在自己的身上,也許是砍價的方法有問題。勤妹子是一個悟性相當不錯的女子,別人的間接經驗跟自身實踐所得的直接經驗梳理到一起,就總結出來一門新的學問,一門跟快遞哥溝通價格方法。而且這套方法如今有了推廣價值,是勤妹子始料不及的,因為當初她也沒有料想到自己有這麼一天會招商,會帶小夥伴。勤妹子把自己的經驗變成一套做事的方法,是比較簡單而有條理的了。首先,打電話到快遞公司,問專門負責你片區的快遞員的電話,不要和話務員談價格,談了也白談,價格由快遞員自己定。然後,打電話給快遞員,不要一打一掛讓別人打過來,那樣讓人覺得你多小氣,看樣子也不是大客戶的樣子。電話接通後,可以大氣一點,讓人感覺你就是一個大老板,老江湖了,嗬嗬。談戰略合作,像公司那樣,誰也吃不準你背後的生意究竟有多大。這個說詞不難懂,長期客戶怎麼做啊?多少錢一票,一票是快遞的專用術語,做快件的不會說一件,一般說是一票一票。就長沙的行情而言,同城一般為5塊錢一公斤,不管是怎麼樣的快遞,重量單位都是1000G,沒有500G的,如果快遞員和你說他們公司的重量單位為500G,但基本上可以判斷第二步就沒有做好,別人沒有把你當成大老板,反而把你當成二五了。航空件為8至15元不等,一般航空件的報價在這個範圍,如果超過了15塊,基本可以不談了,心有點黑啊。當然具體情況也要看到什麼地方了,比如說邊遠省份,有些地方超偏遠的,什麼雲南、西藏啦,內蒙、新疆啦,一般都要十五塊咯。能談成上麵所說的價格就算正常水平了,如果談不到,那可以多換幾家試試哦,總有一家適合的。談完價格,還要考慮用哪家快遞公司好呢?勤妹子試用過的快遞公司不多,不過也都是一些常見的快遞公司,申通和順豐在快遞公司中排名一二,很正常,因為有些地方隻有這兩家快遞公司,這兩家的覆蓋麵廣,並不代表這兩家真的好。申通的範圍廣,收費中等偏上,但是服務呢,不知道別的地方怎麼樣,但就長沙這邊而言,態度很差,而且申通相對而言是貴的,性價比不高。有朋友用過一次,勤妹子不會考慮用。順豐,不用說,範圍廣,收費高,服務相對較好,順豐有的地方起價就是20了,是很貴的,但是順豐有貴的道理,因為他的服務好,聽說順豐的員工待遇不錯,見過月薪上萬的。勤妹子認為一般來講發貴重的東西,或者是超偏遠的地方選擇順豐是很明智的。韻達,用得多一些,性價比一般,範圍是大的,網絡是多的,不過這家公司在勤妹子的心目中地位一般,不好不壞。有個江浙的買家,給勤妹子說起過一個叫奇速的快遞,據說那家快遞公司網絡少,但從來沒有見過一家快遞的網絡交接像奇速一樣完善,奇速的每一次交接的清單都很清楚,是覆蓋範圍比奇速大很多的快遞根本無法比的,覺得奇速的發展潛力相當大,而且奇速丟件的話,很容易查件,因為交接清單很清楚。勤妹子所在區域還真沒見過這家快遞,就從網上搜索了一下,看到了這家公司的快遞麵單上很有企業的文化,奇速的單子是她見過最人性化最漂亮的,很大氣。當然這可能源於圓通和中通的麵單讓人聯想到農民企業家,相比之下而已。勤妹子有時喜歡沿街溜達,偶爾遇見某家快遞公司的時候,會像職業習慣那樣走進去看看。有一回她發現有一家快遞網點就似乎非常奇怪,因為所有的件都堆在門口,倉庫早就滿了,而這家公司的大門口就是一條馬路,來來往往的人很多。勤妹子當時就有個疑問:就是為什麼他們的膽子這麼大不怕丟件呢?她私下裏跟老李議論,老李說,因為很簡單,老板沒有規定誰去把件看著,而老板從來不到公司,也許老板投資的公司很多,顧不上這麼多啊,從來不管事,件丟了老板也不在乎這點錢。總而言之一句話:沒事,老板有錢,這點錢算什麼?打心眼裏來說,勤妹子覺得快遞哥的工作的確是很辛苦的,所以有很多人來了快遞公司一兩天就不送了,而一般負責一個地區的快遞員隻有一個,而別的區的快遞員是不會高興幫別人送件的,所以有的地方沒有人送,造成延誤件,太正常了。有的快遞公司同時代理好幾家快遞,人手不夠,造成快遞大量積壓,也太正常了。也遇到過快遞哥吐槽,說有的收件人的態度很惡劣,比如說公司在二十幾樓,那個片區的快遞哥當時要送很多件,他們騎的電瓶車,他第一個去那家公司送的,如果他上樓去送的話,那他電瓶車上還有很多件很容易被人偷掉,所以他打電話讓收件人是不是能下樓來拿一下,快遞員已經把件送到了樓下,上麵的人擺譜不肯,快遞哥一生氣就說不送了......這究竟怨誰呢?能互相體諒一下就好了,沒有特別的情況他們不會讓收件人自己去拿來的,因為送件的人都希望,送一個件就能談到一個客戶,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