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日有所思 夜有所夢(1 / 2)

在夢裏,看到有一群人在圍觀著什麼,於是過去看個熱鬧,走近一看是幾個人在打架。剛走到跟前不知誰把勤妹子推進人群中央,那幾個人直接衝過來,抬手就打。勤妹子下意識的還手,奇怪不知哪來的力氣和武功把他們直接都打躺下了。然後拽起一個就往派出所走。剛走沒多遠,那個人變成了手機,手機正在通話中。電話另一頭傳來老媽急匆匆且又清脆高亢的聲音:“你剛才打過電話?”生活在現代科技之中的人都知道來電顯示這回事,勤妹子疑惑的看了看來電顯示對來電確認了一下,然後用緩慢、輕柔、比播音員還要清晰悠揚,而且是明確的疑問語調說:“我,打過電話?”老媽那頭急匆匆說了幾句,也不是什麼要緊的內容,然後重複問了第一個問題,勤妹子又給出了第一次電話裏一模一樣毫無二致的答複,而且用更加耐心更加柔和的語氣。老媽急忙忙說那好我再查查剛才誰打電話,掛了。勤妹子看著電話斷了,關閉屏幕。離開手機。習慣性的思索。貌似那種盜夢空間的節奏?在老媽眼裏,自己不會是那種永不成熟,永遠不明所以,做事沒有清晰正確的目標的讓人不省心的孩子。思索思索想起了兩個事情:一個是在空間看過一位好友在日記裏寫母親去世,想起母親對自己的傷害。雖然隻是一句話一筆帶過,當時卻令勤妹子實實在在大吃一驚!原來這個還可以這麼說這麼寫這麼想。勤妹子平時也會“檢討自己”“我到底有多好”,為許多“為什麼”都能找到解決方案。再想想寫日誌的那位好友,為什麼那麼有思想的才女選擇了不要結婚,被傷害的記憶太深了吧?哪怕她經曆過所有深刻的思考之後如今涅磐成一個開心果,一個熱鬧無比的逗比,都改變不了兒時曾被嚴重傷害過的事實,為什麼嚴重?因為是來自母親,孩子天生最信任最依賴的人,這種傷害將伴隨一生,哪怕母親去世。老李說西方心理學家有一研究成果,基本結論叫做“家庭會傷人,自我可重建”。當然可重建,還必須是在內心力量十分強大的人那裏。不過,重新黏合的瓷器能是渾然如初毫無罅隙麼?高手可以讓外人看不出來,但當事人自己卻實實在在摸得到傷疤在哪裏。另一個是有網友曾經寫“三代人的香奈爾”,故事是說自己在小時候家裏還很貧困的時候,曾經得到朋友的一個香奈兒唇膏的饋贈,不說視若珍寶也是絕對的心頭好!都不舍得往嘴唇上抹。可不料有一天幼兒園階段的女兒請小朋友來家裏玩,玩著玩著就把媽媽的唇膏拿出來共享了,孩子哪知道什麼香奈兒呀?每個人臉上都畫得很燦爛。這位網友下班一進門隻覺得頭嗡的一下:自己都一直沒舍得用啊!心疼加憤怒之下,大吼女兒,把女兒和小朋友都嚇壞了,這時候,老奶奶出來了,“沒關係沒關係,大家接著玩吧,都畫得挺好的,很漂亮!”回頭輕撫著女兒的背笑著說“不就是一隻香奈兒嗎?你看孩子們玩得多高興呀,這開心的價值超過香奈兒太多了!”簡單幾句話,既包含了對女兒情緒的理解,理解本身就是最好的安慰劑,又滿是開導和心胸眼界的提升,全是正能量啊!老人的境界讓本來就很生氣的這位網友頓時釋懷,慚愧並感激、佩服老母親!也更加信服、更加熱愛自己的老媽!勤妹子在讀那文章的時候,認同理解讚許羨慕各種美好之情,之中,卻忍不住心裏微微牽動了一下:我不象這位網友這麼幸運,未曾得到這樣的理解愛護和點撥,得自己是那個老太太!我不能在我的真實年齡階段擁有那個階段可以有的一點點任性耍賴迷茫傷心憤怒,我得自己跳出來撐起來成為自己的老母親。否則、否則、否則會怎樣?反正不會是你所能想象得出來的那樣。做微商得心應手的人,大多對人性的覺悟相當敏感。讀過《鄰居家的斧子》的人很多吧,故事裏的那個百口莫辯的假想賊,甚至有人曾經比那個假想賊還慘:不管你偷沒偷,人家認定你偷的,就算你有證據你沒偷,而人家的斧子已經找到了,人家仍然認為你以後會偷的,時機到了的話!她永遠在某條深溝裏等著你,等著你不小心掉下去,如果你實在很小心不會自己掉不下去,她會把你拽下去的,隻要你還相信她,不管你二十歲還是三十歲,她總會找到機會的。內心的和風,吹得散這樣的陰翳嗎?也許並不能做到真的吹散,隻是教會自己學著去漠視,不在意,不讓自己為那個疼。又或者,幹脆角色是錯位的。我要做那個老太太,哈哈,笑起來天真爛漫、花枝亂顫,沉得住氣,哈哈哈!笑醒了。笑聲驚醒了淺睡中的老李,老李便搖了她一把,嘿!嘿!說夢話呢?夢見啥呢?記不起來了。勤妹子迷迷糊糊睡眼惺忪應答著。是不是壓力大的緣故呢?一直都挺辛苦的。睡著之前和睡醒之後,勤妹子都在想,下一步要如何進行產品升級?如何更加人性化?如何更具互聯網思維?老李說,不用刻意而為之,做微商原本就是很平常人家的事情,整複雜了就變味了。勤妹子總有一些不甘心,一直在創新上使勁。老李說,若是出現在一個圈子裏的時候,毫不意外地給這個圈帶來陌生的新空氣,讓大家感到處處需要重新調試擦亮眼睛,結果也將不出意外地:會不會將一圈關係變得麵目全非呢?還是不要這麼跟自己過不去了,是否正常,還得看場景。閱曆豐富人情練達的老李曾經對勤妹子說過一句滿含疼惜和無奈的話“哎,怪辛苦的,或許沒有多少精力能幫你”,當時勤妹子自信獨立得很覺得這話簡直無厘頭,自己一直靠的是自己,似乎沒覺得特別需要誰幫助,結果幹了一年才真正明白了那句話背後的人情世故和嫋嫋不絕的話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