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沒有規定(二)(1 / 3)

我說:“他們說我像什麼不重要,我是什麼很重要,我跟你開玩笑的。2013年秋天,你嫂子跟我促膝長談過一次,我就下定決心,堅守底線,另外跟著老和尚吃齋吃的,竟然對女人不感興趣了,怪不?”她問:“真的?”我說:“不忽悠你,真的。”她問:“底線是什麼?”我說:“你嫂子說,經常有妹妹向她告狀,說董哥又調戲誰了,嫂子說,老公,你看你辛苦寫了8年文章了,若是真流出什麼豔照門啥的,你這多年的心血不是毀於一旦嗎?你不需要為我考慮,你考慮考慮兒子,若是小朋友都嘲笑他爸呢?”她說:“嫂子真包容。”我說:“因為她包容,所以成了我媳婦,因為成了我媳婦,所以她包容,其實我對這些東西真沒興趣,隻是偶爾嘴上調侃調侃罷了,我覺得晚上看看書比泡個妞更有意思,我現在晚上很少很少出門,除非有特別重要的應酬。”女人是簡單一點好呢?還是複雜一點好呢?我覺得,我更喜歡複雜以後的簡單,例如我媳婦,她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懂,但是什麼都不說,反而讓我越來越自覺。越是小心眼的女人,越容易把家裏弄得雞飛狗跳的,動不動就離婚,你換個男人就好了?依然白搭,因為你整天手持放大鏡!出軌?離每個人都很近,一步之遙,隻要你進入了一個高能量場,衣服不需要別人脫,自己脫得飛快……單純,未必是褒義詞,因為它在初期基本等同於一個詞:幼稚!寫作,我帶了三個徒弟,都是美女,都戴眼鏡,都是公務員,都出過書。實際上,從文采角度,她們都比我強,因為都是科班出身的,而我屬於野路子,那我能幫到她們的是什麼?是把關一些關鍵問題,例如出版合同、影視合同、人脈資源。如今,中文係的學生太多了,一抓一大把,但是我挑選是很苛刻的,我隻選幽默的,大大咧咧的,還有一點就是癡迷於文字的,每天都要寫,不寫就難受的,至於文風我覺得無所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不需要刻意的去調整,但是我可以把關一些關鍵性的問題,例如閱讀體驗如何。我可以從讀者的角度去提出一些疑問:你為什麼要這麼寫?有什麼鋪墊嗎?能不能成事,天賦大於努力。有人天生就為文字而生的,這就是上天賜予他的飯碗……前幾天,錢飯飯找我,意思是看別人都做培訓,她也想,想搞個寫作培訓,要麼編劇培訓啥的,問我可以不?我說,不可以。為什麼不可以呢?理由很簡單:第一、作家是培訓不出來的,以前有人搞過作家團培訓啥的,以失敗告終。第二、賺快錢會麻痹我們的神經。我們都有家有業,有穩定的收入,去瞎折騰啥呢?如果真的想做點事,應該放長線,用時間來作為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我問:“讓你每年出版一本書,有難度沒?”她說:“沒難度。”我說:“那就按照這個頻率去做,等你60歲的時候,你抱出了30本書,都是你寫的,你想想震撼不?你知道30本書多沉嗎?一袋米的重量。”她問:“有沒有人做到?”我說:“很少很少,李欣頻算一個,我認識這麼多作家,他們都達不到這個頻率。”她說:“那我一定做到。”我說:“時間就是競爭力,不急不躁,按部就班,就能熬死99%的競爭對手,你知道嗎?微信朋友圈裏流傳著那麼多熱門文章,但是文章過10萬閱讀量的公眾帳號隻有11個,而且多是娛樂類的,例如每日文摘、十點讀書這類的。”她問:“你計劃用多久做到?”我說:“10年,我告誡你們不要急,其實就是告訴我自己不能急,韓寒在最巔峰的時候,新浪首頁推廣他,他的一篇文章的閱讀量也隻是10萬~20萬,我說的意思其實很簡單,你能看到未來,那麼你就不怕遙遠。”為什麼這麼多快錢我不去賺?因為,我知道再快的錢,也沒有未來的巔峰更有吸引力,最關鍵的一點,但凡是快錢,都要以內耗為代價。她問:“我做個讀書類的公眾號,能超越十點讀書不?”我說:“你要是聽我的,肯定能,你不要試圖在幾個月內超越,而是試圖用十年來超越,每一篇文章都是絕對精選的,文章拿過來以後,要先進行風格優化,讓文字更加的流暢,段落更加的寬鬆,閱讀體驗要做到極致,然後再交給陸小米,讓她給刪改。”她問:“選什麼類的文章呢?”我說:“與生活、心理息息相關的,使人落淚的未必是好文章,應該說,既能打動你,又讓你收獲很多,就是說,讀你推薦的文章,不僅僅好看,更主要的是好用,讓大家知道很多未曾知道的東西,就跟讀我日記一樣,具有科普性。”她問:“版權問題呢?”我說:“一律給錢,多少是姿態,可以是100,也可以是500,也可以是50,隨心,而且有個好處,你可以結交一大批人脈資源。”她說:“我懂了。”我說:“讓他給你手寫一個授權書,允許你轉載和分享。”她問:“怎麼贏利?”我說:“自願付費的原則,大家感覺有收獲,自願捐贈,你要堅信一點,隻要你真的用心了,你收到的一定大於你支出的。”她問:“怎麼推廣?”我說:“不推廣,至少不要把焦點放在推廣上,你隻是偶爾讓群上的朋友幫你分享一下,是火種,早晚會燃燒森林的,你每天放出一個火種,10年是3650個火種,終究有一個閱讀量會過百萬,瞬間就把其它的火種也引燃了,我的意思非常簡單,不要考慮推廣問題。”她說:“我懂了,全身心的投入。”我說:“盡量的不要推薦作家的文章,因為作家是用腦子去寫文章,很多心理隻是想象出來的,而是要關注用心寫文章的人,例如有人被拘留釋放了,他寫的拘留所的故事,這樣的故事就會火,例如有人寫了失獨之後的生活。”她說:“工作量很大。”我說:“越是工作量大,你越要興奮才對,因為這代表著別人做不到,而隻有你能做到,明白不?困難是用來幫你阻攔追兵的。”她問:“十點讀書,你能給打多少分?”我說:“60分,還是走了心靈雞湯的路線,隻是雞湯淡了一些而已,多是腦子寫的文章,而不是心寫的。”她問:“能團隊作戰嗎?”我說:“團隊隻能幫你搜集文章,但是不能代替你最核心的工作。”她問:“我能賺多少錢?”我說:“兩年內,這個公眾帳號會超越我的,一年幾十萬的收入沒有問題,但是不能把收入當成評判標準,而是把粉絲的忠誠度作為評判標準,去年關注你的人,今年是否依然關注?”她說:“我懂了,用心,用心,再用心。”我說:“多數人是沒有心的,你知道QQ為什麼會被微信顛覆嗎?連我自己都不看QQ空間了,因為閱讀體驗太差了,而你再去看看微信的閱讀體驗,做到了極致,微信顛覆QQ就是倆字:用心!”她說:“我一定會堅持下來的。”我說:“不要輕易地許諾,因為這比登天還難,需要日複一日的付出,而且短時間又看不到回報。”她問:“你覺得讀者裏,有人能做到不?”我說:“沒人能做到,因為他們處於一個浮躁的環境裏,是不可能靜下心來打持久戰的,為什麼他們現在拚命地去注冊公眾帳號,因為他們以為這是個快錢,要麼覺得這個事非常簡單,安排個人去每天發發文章就能搞定。”她問:“你做呢?”我說:“我做的話,三年就可以做到行業老大位置,但是我不能去做,會分散我的注意力。”她問:“是定位一類人群,還是?”我說:“不要拘禁自己的腦子,要全麵開花,因為你撒的火種,各類的都要撒,你不能因為讀者裏炒股的不多而拒發股票類的文章,眾口難調,最好的辦法就是千人千味,什麼類型的文章都發,就跟我寫文章一樣,什麼內容都寫,不要把讀者群體單一化。”她問:“真的有前途嗎?”我說:“雜誌裏的老大是《讀者》,《讀者》的賣點其實就是甄選,而且也是全麵開花類的,《讀者》裏也有原創,不能說很爛,但是不出彩。你做的其實就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