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裏都知道勤妹子是用業餘時間做微商,工作之外的勤妹子手裏永遠有兩個標配:一部並不高端並不領先並不時髦的普通智能手機,加上一個移動電源,每天的業餘時間有80%的都在社群裏邊聊天,分享,答疑,她把自己的烙印時時刻刻印在社群裏麵。勤妹子目前有10個群,每個群100人至500人不等,在朋友圈中,她的原產地鮮果與原生態蜂蜜一樣有名。她的信息便在這將近2000個人中進行“幾何級裂變”式的傳播,就這樣,她在圈子裏小有名氣。勤妹子所在的幾大社群的創始人老李,同時也是一位資深策劃人和自媒體人,在他看來:任何一個野蠻草莽發展的行業,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諸如產品質量、售後、價格體係和誠信問題,但微商是移動社交電商的代表,詮釋著興趣、愛好等個性化群體形成的圈子交流,最終實現信任代理背書,衍生出商業價值的交換。老李認為,微商是一個良心行業,需要長期積累。這也包括對朋友圈的經營,他的朋友圈是多年積累起來的資源,他創建的“生態源”“淘鄉村”的第一批玩家吃貨和消費者從這裏轉化而來,由於此前他做過媒體和策劃人,明白好內容能引發自發關注和轉發的效應。家鄉之行,老李在朋友圈裏發得最多的是對紅心獼猴桃自然生長環境的描述,到果農家探訪的“實況”直播,讓用戶了解到自己即將吃到的瓜果是誰種的?在地裏長什麼樣?就如同當年井崗之行探訪老舅的蜂場、拍發蜂蜜生成全程實況那樣……老李透露,這樣的信息其實是一種隱性植入,觀者不厭,因為在商品信息之外,附加了關於知識和見聞,複合信息的傳播價值更大。偶爾組織線下活動,集中邀請兩類人:媒體人和吃貨,他們提供原產地水果品鑒,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對即將上架的產品做用戶調研,這群人被視為抽樣調查的優質樣本;二是一旦水果的口感優質,這群人的意見領袖身份能引發口碑傳播。勤妹子認為,既然做了微商,朋友圈就不能隨意發,要刷出“靈魂”和個人魅力來:微信群裏,她是一個真實、真誠、實在、活躍的人,好聊天、愛開玩笑、有趣、逗比……朋友圈中,她會公布一些與發貨、最新商品相關的消息,但更主要的是要與人互動和聊天,與朋友圈裏的人大多數朋友沒有見過麵,多是在互動中建立信任關係。她朋友圈有幾千人的容量,目前通過互動轉化出的第一波鐵粉有100多人,在某種場景她說過的某一句話很在理:“當一個人能夠容忍你的缺點,這種信任基本上就建立起來了。”今年的獼猴桃售賣中,出現過一次物流問題,由於紅心獼猴桃容易過熟、偏軟,導致消費者誤以為腐爛變質,消費者拿到貨品後紛紛向他抱怨,“做水果電商不能保證不出現爛果,但爛果出現後怎麼處理就很重要。”知道事情真相後,勤妹子當即給這批誤以為“爛果”的吃貨進行甄別、換貨、退款。。。滿意為止,她發現,在講明事情原委後,消費者也很寬容,也說明她與朋友圈裏的消費者有了基本的信任關係。對於正在維護的微商夥伴群,最新的商品信息一般會由“群主”老李提供基本素材到群裏,他主張,每個做信息分發的人要把“自己”植入其中,好比炒菜,“我給素材,他們如何去做出一鍋好菜,就看自己的偏好和手藝了。”老李在給群友們做培訓時特別強調,要有節製地去刷,一天提供的商品信息一般不多於四次,不要去發一些曬單、收錢的信息,在他看來,這種朋友圈信息被視為“腦殘”行為。做微商前前後後,老李的感受是“自我得到釋放”,同樣是銷售通路,一個以店鋪示人,另一個靠刷臉存活,這其中暗含了電商進化的路徑,可以把它總結為電商1.0和電商2.0時代。電商發展的早期,人們的交易依靠第三方支付工具完成交易,那時的買家和賣家均沒有見過麵,在互聯網這個無邊界的世界裏,兩個素不相識的人怎樣才能建立信任?第三方支付工具的作用功不可沒,這裏邊靠的是“強關係”。但到了今天,交易環境發生了變化:一群90後在微信群裏活躍起來,與80後、70後相比,90後的消費行為是一種“弱關係”交易:預付貨款費用給對方,不需要第三方支付工具,因為他們嫌麻煩;90後的簡單和直接還體現在他們不喜歡使用搜索引擎買貨,直接展示信息即可;90後在優越的經濟環境下成長,幾百元錢預付費付了就付了,即使受騙也不覺得什麼;90後甚至不需要與付款方很熟,付款方可以是他們朋友的朋友,就能產生信任……老李說,這種銷售行為是典型的“弱關係”交易,因此,老李看到的並不是微信成就了微商,而是新消費行為的出現改變了微信購物,即使沒有微信出現,也會有類似微信的平台承載這樣的轉變。最近,老李打開某眾籌網,他的眾籌款目標為5000元,可是當天已經完成了50000的眾籌款項,所謂的水果眾籌,便是通過某種特別暢銷的貨品,讓消費者預付款,眾籌完成後,便開始發貨,它也是一種C2B的反向定製。這種運作方式在美國叫訂單農業,以銷定產,農產品的好口感一定不是工業化生產方式生產出來的。勤妹子更願意把自己現在在做的事理解為O2O,線下是一個需要做紮實的領域,線上則主要選擇微信這樣的平台,除了它便於溝通,能夠隨時隨地把分銷商、消費者黏在上麵外,它是一種便利的工具:無論在社交,還是在支付方麵。對電商來說,生鮮是藍海中的紅海。老李分析:未來三到五年,中國必定有獨角獸型的生鮮或者生活品類的電商出現。但定位必定是小而美,中國生鮮電商中為數不多是盈利的。勤妹子這樣總結:品控好,質量好,賣得好了,消費者得實惠,又反過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這就是不一樣的微商,會有很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