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盛宴(1 / 1)

這個周末不做皂,勤妹子和小夥伴們到工作室幹上美食了。從鄉村土菜配送微商夥伴那買來正宗的牛腱子,4小時文火之後再等待8小時重新第二次開火煨燉,隻為一小碟濃香的醬牛肉;急火快攻1.5分鍾,提取出秋葵的滋味;等待菊有黃華的時刻采摘,數秒燙過,再速入冰水,清瘦的花瓣和聖女果共譜一道清爽沙拉;一年時間,等烏桑果吸足高粱酒,漲到乒乓球大小,再緩緩吐納自己的果肉,釀成一壇醉人的佳釀;新鮮的三文魚頭小火油煎脫生,再用細碎花椒麻椒辣椒蔥薑蒜爆香的油澆蓋入味,1小時後放烤箱,200度15分鍾上下火,呈現出一盤外焦裏嫩魚香滿室的烤魚頭;百合馬蹄排骨芋頭玉米粒......好一場冬日盛宴。這一波相聚在一起的多數都是勤妹子相熟的,幾個不相熟的小夥伴來自一個叫“皂夢家”的大學生社團,在一起品嚐時間的滋味。這一場盛宴,勤妹子提前一個月就謀定下來了,約定的夥伴也是不論發生什麼都如約而來。很多時候,當你等待一件事很久,就真的沒有那麼容易放棄。喝了一小時的普洱茶才開餐。桌台前有粉色和白色龍膽,手衝咖啡方法做出的百香果汁,若隱若現的音樂,高腳杯裏的紅酒,小瓷杯裏的烏桑果酒,豬蹄凍、菊花沙拉、醬牛肉是餐前小菜。說實話,老李盡管時常在外麵海吃海喝也已經很久沒有吃這麼橫的菜了。當初,當做一個簡單聚餐定下來時,老李還要求勤妹子把飯改在中午,但她執意地必須要晚上吃。因為很多菜需要提前很久準備,定在中午的話,要日夜顛倒地準備了。言下之意,是脆生生的不肯,卻婉轉妥帖地留了餘地,於是老李順勢說,那還是不要了,就晚上。勤妹子的工作室精神就是那種一個如匠人般的廚娘和一顆玲瓏剔透的心,對於這一方麵讓老李覺得很讚。果然,時間用在哪裏不僅看得見,也吃得出。蠔仔粥裏升起一片海霧香,菊花沙拉裏有時令的錯落,三文魚頭讓人想起李賀的“妾吃猩猩唇”,食材的味道和平共處絲毫沒有誰要搶風頭。小夥伴們每吃一道菜都由衷地說,怎麼可以這麼好吃。有節製的MM,除了雞肉魚肉都不碰紅肉,結果吃豬蹄吃羊後腿吃醬牛肉吃羊蠍子跟誰都沒客氣;一個個吃完飯一起回家的時候,大發感慨決定好好生活從下廚開始。這一餐飯,真的是完成了解饞與安撫的雙重需求。吃完飯,勤妹子和大家喝茶聊天,有些原本並不熟悉,卻因為執著於廚房裏的一切又覺得分外親近。其實烹飪讓人在菜場四季分明的蔬菜裏,在自種香草的成長中,在持續煎熬的果醬香氣間,在急火爆香的一瞬間裏,在一切與時間的較勁和和解中,找到了時間的意義,是一場長途跋涉地返璞歸真。勤妹子平常不愛講大道理,此時也能升華幾句,說,認真做一件事就要做到極致。比如一個極其繁複的菜譜,據說早已失傳。民國時譚家菜裏有一道隻聞其味不見其形的魚湯,記個大概,是說用豬骨、雞、鴨同煮,鍋上架魚,熱湯的蒸汽把魚一點點打透,魚肉脫落進湯,再用文火燉,但其中時間的關卡不得而知,隻能在意念中想象這道菜。而一個願意花時間與食材為伍,在灶台邊溫度的起伏中感受冷暖的人,卻能感受無比美妙。老李看到,這幫跨越了時間的匠人,安心做一桌好飯,那是耐心等候與對的人和事相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