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笑笑說道:“你說出道理來聽聽。”
蕭英一副不屑的表情說道:“雖然今番我是首次來中原,不過我卻聽說前去年禦射之時,也是這位種將軍來與我比射。我們遼國隨便來個大使,都可以射中,難道大宋朝狄將軍之後隻有這位種將軍了嗎?”
他說完遼國使節的那隊人中哈哈哈大笑。
王旁見這人如此囂張,心中遼國使者這是有意刁難,原來這禁軍之中自然有弓弩手,若說沒人能射箭那是不對,可是若說這宋朝的武將,或者與大使相同級別的大將,來比試那就不一樣了。總不能用日夜操練的士兵來比,那也就是失去了欣賞性了。
於是仁宗笑笑說道:“這等問題無須我來回答。”
蕭英說道:“素問貴國文臣能言善變,若要是皇上不承認我說的那也就算了,就算平手好了?”
仁宗看了遼國使者無賴的樣子,算平手,叫怎麼回事呢?
心中暗想:早聽說此次遼使要在這禦射之時刁難一下,果然如此。他早就看到坐在末端的王旁,按說距離也不算太近,不過王旁在這些身穿紫色綠色朝服官員之中,一襲白裝格外醒目,這一個英俊挺拔的翩翩少年,走在哪都會引起人注意的。仁宗心中早有打算。
仁宗皇上命王旁起身,然後對遼國蕭英說道:“你可能聽說過王旁王若無?”
蕭英搖搖頭:“貴國文臣武將,我都有聽說,卻未聽說過王旁。”
仁宗說完命人將王旁喚來。王旁走得到台前口稱:“草民王旁叩見皇上。”仁宗賜王旁平身。
蕭英看看王旁果然年歲不大。而且口稱草民,便圍著王旁轉著看了兩圈。見王旁這小夥子挺帥氣,隻是看都不看自己,好歹自己也是大使。便向仁宗問道:“不知道宋皇上叫上這個小孩幹什麼?”
仁宗問道:“王旁你剛才可否聽到遼國大使所陳。”
王旁心中最煩別人叫自己小孩,他看看這個遼國大使,這個蕭英也算是身材魁梧,但是略微有些發福,年歲得有我四五十歲,四方大臉,塌鼻子大嘴岔子子,腆著個肚子。
“草民聽是聽見了,不過還是沒聽明白他說贏在何處。”
蕭英冷笑一下說道:“我國一兵一降,即可開弓,狂兵多將廣,貴國隻有一二將軍這還不是贏了?”
王旁歎口氣說道:“這位大使,你可知道,你過一兵一將兩個人,未必能抵得上我宋一將啊?你過兵多可有我大宋百姓多?”
王旁接著說道:”像我這樣的平民都會拿箭射來,還怕你兵將多不成。”
蕭英冷眼斜視著王旁,心說這小小的孩子竟然口出狂言,他從心理就是不屑。各國使臣之中也是議論紛紛,王旁心想,這用弩自己可不會,他看到蕭英的不屑,說到:“蕭大使敢不敢與我比試弓箭?”
蕭英說道“這有何難?”仁宗命人擺好箭靶,每人備弓備箭各自三支箭均人人靶心。
蕭英心中知道自己輕敵了,不過見也沒輸便說道:“這是一人一射,最多就是平手。”
哪隻王旁笑笑問道:“請問蕭大人貴庚。”
蕭英哈哈大笑,捋這胡子說道:“小娃娃,老夫年歲是你年歲二倍”
王旁也哈哈大笑:“如按蕭大使剛才算法,大使還不算做輸嗎?”
觀看的眾人除了遼國使者,其他使者都是看熱鬧的,大宋官員自然惱恨這蕭英之囂張,見王旁問蕭英年紀,蕭英自投羅網,順著話就說下去讓王旁找到把柄,也是都是解氣。聽此言哄堂大笑。
仁宗也是微笑,見那蕭英無語,說道:“這禦射本是娛樂,並非要比個輸贏,即使如此也就是平手。大家所圖喜慶。”
蕭英見仁宗如此說也笑笑顯示一下遼國風度,回了坐席。仁宗皇帝即賜遼國使者漢裝,錦襖之類。又賞賜王旁、銀鞍、馬、衣服、金銀器物。
王旁禦射之事在各國使節之間傳名,暫且不說那各國使者回國如何說起王旁,禦射結束王旁從南禦苑出來,騎著皇上賞賜的馬走在禦街之上,城中百姓已經得知王旁伴射戲遼使。都在禦兩旁歡呼,這裏更有早有知道聽聞過王旁之名。
王旁騎在高頭大馬上,意氣風發。在他身後一雙羨慕嫉妒恨的眼睛正看著他,而且在不久的將來,那人即將成為新君
(本文注:北宋雖然民間服侍五彩斑斕,但是嚴格意義上說百姓隻能穿白色,尤其這種場合,自南宋以後白色禁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