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包拯的心意(2 / 2)

包拯側著身子看這倒是很有意思,那也不能做偷聽之事轉身要走,聽見房裏一個悶聲悶氣的聲音帶著幾分為難語氣的問道:“之前產出來的石灰,已經都照公子說的交代的用在晉城擴城之上,這周圍府縣都過來搶著要這石灰,給誰不給誰啊?”

“都不給!”王旁堅決的說到,說完他向陸慎言看了看:“既然通商榷,你去延州的時候拜訪下知府種儀,咱們在晉城擴城所用,隻是試用。驗證之後我會將石灰運到邊境,加固邊境的城池。”

這小子還真是對朝廷忠心耿耿,包拯聽到此心中讚許,剛要對包興誇獎王旁,就聽王旁接著說到:“這些基礎建設得朝廷出錢,咱要賺就得賺大錢。”

嘿,這小子!天天淨想著賺朝廷錢,我得教育教育他。剛想進屋賺錢,又聽王旁說到:“不過,大夥不管做什麼,都記住了咱們的招牌,尤其這石灰一定要保證質量,萬不可做成那豆腐渣的黑心工程。這要是出了事兒,可是人命關天的大事。”

王旁倒是有良心,聽完包拯又轉身想走,包興看著他轉來轉去,都不知道他是想走想留的,這一會的功夫來回轉身兩三次,連包拯自己頭都暈了。

正猶豫呢,見一人走到麵前,恭敬施禮:“在下何裏缽見過包丞相,您怎麼到府上?”

包拯做事一向大氣,自己既非有意聽,再說聽自己兒子議事也不是避諱的事,他笑著說到:“我一直沒來過旁兒府上,今日想念孩兒,所以來看看。何裏缽,你這是從哪裏來,因何不在裏麵議事?”

何裏缽當年由狄青舉薦曾在開封府做了幾天差事,包拯對何裏缽印象也不錯,更知道他是王旁得力助手,見何裏缽從外麵回來自然奇怪。

“哦!我這次跟隨公子出行,剛再去看看準備些路上所需……”

廳堂之內的王旁,似聽見外麵有人說話,好像有提到包丞相,蔡京起身看了看:“公子,您的義父包丞相親自來府宅了。”

王旁一聽趕緊出來廳堂,眾人在身後也都跟了出來。王旁見包拯來了,格外欣喜。想不到義父竟然親自來看自己。他帶著眾人向包拯急忙行禮,包丞相笑嗬嗬的看著王旁,心話說這小子有點氣候,身後跟著七八個人,男女老少各個精明強幹。他哈哈笑著招呼眾人:“你們先忙你們的,我隨處走走。”

王旁見剛才大事商議已定,便親自陪著包拯參觀宅院之處。父子二人有說有笑,不一會包大人就看遍了整個宅子。

包拯見王旁府宅前院是各自進出公事繁忙,但看得出井井有條;第二進院鬧中有靜,還有個書房,裏麵四五個孩子年齡相仿的正在讀書。包拯指著一個腦袋圓圓的,抱著書呼呼睡的笑著問:“這個,肯定是你那義子幹兒童筱。”

王旁笑著答“是,看這不愛讀書樣字就知道了,那邊那個是賀行遠的兒子賀鑄,其他是府上家丁婆子們的孩子。”

包拯明白了為什麼府上的人都盡心做事,這下他對他這個幹兒子更放心了。“旁兒,我今日來特是來囑咐你,去遼國賀壽不是什麼大事,要少生是非早去早回。”

王旁聽抱著這麼一說,難道義父已經知道何裏缽的事,不過感覺不像,包拯要是知道了肯定不會給何裏缽寫信,直接叫自己回去就是了。

“孩兒謹遵義父教誨,我知道義父也曾使遼,義父這麼說莫非是說那胡人與漢人結怨深?怕我此行不安全?”

包拯看著王旁:這孩子精明強幹,他總覺得王旁與常人有不同之處:“我兒太愛管閑事,如今我聽說遼國的耶律洪基不理朝政,朝中官員與百姓都是怨聲載道。我怕你去了又要像在西夏,管不平事。那怕是更管不過來了。”

王旁聽此言明白,何裏缽家信說的遼朝境況是真的,但是耶律重元要謀反是不是真的呢?

包拯又四處看了看,他從進府就覺得哪不對勁,現在終於看明白了,他像王旁問道:“你府上的總管家是哪位?”

王旁命人叫來陸慎言。包拯對陸慎言說到:“你跟隨包興到會我府上,找夫人支千兩紋銀。趕緊去,我說打進來這麼別扭,這府宅也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