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旁不想對何裏缽說這些,怕他聽了會不安,更何況何裏缽也不懂什麼是記者:“何大哥盡管放心,你收到家信起碼說明你兄長的情況還不是很糟糕。咱們這次是出使遼國,代表是大宋國。”後麵的話王旁沒說,你們遼國亂是你們遼國的事,他盡量把何裏缽往大宋的角度拉攏,但想到何裏缽畢竟是遼國人也就忍住。
他們這一路所經過州城府縣,無不有當地官員親自迎接,皇家的物品出不得差錯,王旁又是京官而且早已名聲在外,哪個地方官都恨不得巴結一下。
倒是王旁早就厭煩這種接待,要是沒有這運送的賀禮,他才不想驚動州府。他們這一路走走停停,經滑州,洺州,趙州,祁州。越往北走,王旁心情越激動,也越恨不得快些。何裏缽等人都以為王旁趕路,卻不知道王旁心裏早想看看前世之地在宋朝是什麼樣子。
距離保州還有四五十公裏,便是狼牙月秀,此山奇峰林立,崢嶸險峻,狀若狼牙,主峰蓮花瓣,西、北兩麵峭壁千仞,東、南兩麵略為低緩,各有一條羊腸小道通往主峰。登高遠眺,可見千峰萬嶺如大海中的波濤,起伏跌宕。近望西側,石林聳立,自然天成,大小蓮花峰如出水芙蓉,傲然怒放,鐧峽雲霧縹緲,神奇莫測。
翻過這座山就是保州,過了保州就是遼國境地,站在山上王旁和何裏缽心情很激動。何裏缽是因為很久未回自己的家鄉,王旁則是因為燕京之地是他前世所在。他想起當年拜訪張載時候,張載告訴他那個關於穿古越今石的傳說。
既然自己這塊穿古石就在此處,又有張載所說知道此事人並不多,而正因為有這個傳說,燕京之更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誰不想擁有可以穿古越今的力量,自由掌控自己的前世今生。這似乎比那尋找長生不老的靈丹秘藥要強上很多。
何裏缽指著北方說到:“兄弟,翻過這座山,就快到了邊境了。”
王旁早就知道,他比何裏缽知道的可多,別說宋遼邊境,就單單這腳下的狼牙山就留下多少後世傳說。王旁高聲吟誦到“巍巍燕山高,瀟瀟易水寒。英雄五壯士,威震狼牙山。”
不止是何裏缽,就連跟在身後的折克雋和張平都不由得大聲喝好! 王旁心中暗笑,這是《狼牙山五壯士歌》 他們肯定沒聽說過。
喝完好何裏缽憨憨的問道:“兄弟這詩可是實在是好,不過為兄有一事不明?”他回頭看看折克雋和張平說到:“咱們這是四個,哪來的五壯士?”
王旁哈哈大笑,還沒笑完,就聽見樹叢中一聲大喝:“第五個在這裏!這位官爺可是王侍郎?”
這有山賊不成?不對要是有山賊也不會自稱是第五個壯士,更何況問出王侍郎。這聲音可是夠洪亮,幾個人勒住馬尋聲望去,從西麵樹林出來一人。來的人騎著黑色戰馬,馬上的那個人子頭戴一頂範陽氈笠;穿一領白緞子征衫,係一條縱線絛;下麵青白間道行纏,抓著褲子口,叫上穿著一雙布靴;身後背著提條樸刀。
王旁見來的人年歲不大,也就是個二十歲上下,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長得挺白淨,也挺斯文,但是看不出來能喝出這麼響亮的聲音。
何裏缽拱手問道:“我們正是跟隨王侍郎受皇命赴遼,這位小哥有何事攔住去路?”
來的人下馬也拱手說到:“在下韓德容,是代州劉知府手下一名侍衛,特受劉知府之命前來給王侍郎送信。”
這個亮相還不錯嘛,王旁看著韓德容就覺得是個人才,何裏缽上前取來信件遞給王旁,原來這代州的知府就是曾經單州團練使劉永年。這韓德容是劉永年舉薦給王旁,王旁看了信笑著這說到:“即是劉知府舉薦,你就跟我們一起走吧,這位是我結義兄長何裏缽何大哥,這兩位是跟隨我好友隨從折克雋,張平,你跟他們認識下。“
折克雋和張平聽王旁這麼介紹自己,心裏十分感激,幾個人互相拱手致敬後,韓德容說到:“王侍郎,在下還有一封信,要親自交給您。”說著又掏出來一封來。
王旁接過信,撕開蠟封後看了看,微微一笑。取出火折子一吹,折子燃起,王旁隨手將信燒了,招呼幾個人繼續上路,向著保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