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的侍從竊竊私語:“蕭大王又藏起來了?”一名侍衛說道。
“你說,王仙人還不讓皇上下山,咱們在這等什麼?……”他們悄悄的議論著。
耶律洪基看著那三五人問道:“你們嘀咕什麼呢?”
一名侍衛急忙說到:“啟稟聖上,我們在琢磨咱們什麼時候能回中京,現在怎麼還不見人接咱們下山?”
王旁看著他們疑惑的神情笑著說到:“還有一場更精彩的戲,你們不想看嗎?”
“想!”幾個人齊聲說道
王旁指著北方:“謀反是大罪,太子山是皇陵重地,皇太叔要是知道他兒子被抓到太子山,定會來此地。”
“若是他不來呢?”一名嘴快的侍衛問道。
王旁微然一笑,如果耶律宗元不來,曆史上哪裏來的灤河之亂,但是他總要為耶律宗元來太子山找個借口,他指著北方的方向說道:“皇太叔如果向北回東京遼陽府,則有渤海軍堵截;他若想拿下西北的上京臨潢府,那裏有禁軍駐守以逸待勞;皇太叔若是向西去中京大定府,那裏本來能接應他的耶律宏孝的神武軍已經被帶走;他唯一能來的就是向南。到太子山來找皇上,運氣好就此謀得皇位,想必他是想不到,就算他來了,也會和他兒子一樣,一起被抓住祭祖!”
王旁說的耶律洪基兩眼發亮,那幾個侍衛不住的點頭,耶律洪基高聲說到:“痛快啊!王仙人,這是不是就是你剛才所講的那個圍棋,我們實現了布局,現在進入中盤。”
王旁一拍大腿:“聖上,您簡直就是英明神武,還未學棋先通棋道!您說的太對了,您已經布好了局,現在正是您說的中盤博弈啊!”
身邊侍衛也跟著起哄似的讚揚:“皇上聖明啊!”
耶律洪基被說的心花怒放,這比剛才看那一場稍遠處的搏殺更讓他高興,尤其想到不久就該在自己的腳下,擒的對自己皇位虎視眈眈的皇太叔耶律宗元,他已經不計較在這石頭上無聊的幾日了,他大笑的說到:“好!那咱們就在中盤再廝殺一局,等到完美收官,就是王仙人率渤海軍征倭奴之時!”
王旁急忙起身,躬身施禮:“多謝遼皇聖恩!王某感激不盡!”
耶律宏孝擺擺手:“行啦,行啦,你當本王不知道啊!我早有密探報告,宋英宗拿了你妻子做人質,讓你離開宋國去高麗。當我真什麼都不知道呢。我這是念在當年仁宗待我不薄,念在宋遼兩國邊境安寧,才借給你兵的。否則!”
他頓了一下:“否則,我就把你扣在遼國,就讓你天天陪本王,料那宋英宗也奈何不了你。”
王旁稍稍鬆了一口氣,他還真不知道耶律洪基的否則後麵跟的是什麼。聽到耶律洪基在宋國有密探,王旁心中惦記家人,忙問道:“遼皇既然什麼都知道,我也不隱瞞,這次在太子山施工,一直沒有和宋國京城的家人朋友取得聯係,心中也是惦記。”他說著歎了口氣。
耶律洪基看了看他笑著說道:“我還以為你王仙人,什麼事都能知道呢?!而且你看你,論本事謀略哪點不比那宋英宗強?替你憋屈,以為你什麼都不怕,原來也是兒女情長!”
王旁無奈的笑了笑,耶律洪基又說道:“今天既然說到這,我就告訴你吧,你夫人尚且平安;還有,高麗的使者已經請宋國皇上發兵,等咱們下山了,你宋國帶兵將領也就到了,來找你領命。我聽說給了三千水軍正在籌備,調集到登州。從哪裏可以走海路發往高麗。”
這對王旁來說可以說是天大的好消息,看來在遼國的這些日子沒有白等,他哪知道宋國上下不少官員都在為他走動,有勸說英宗皇上的太子;有製造輿論給皇上壓力的蔡襄;有上奏皇上應發兵的王珪等人。總之英宗發兵了,王旁難掩喜悅的問耶律洪基:“遼皇可知道來請命的將領是誰嗎?”
耶律洪基搖搖頭:“具體是你宋國的什麼人,我還真不太清楚,我得到的消息就這些,據說是你宋國大將楊業的後人。”
楊業不就是那曆史上鼎鼎大名的楊繼業嗎? 雁門關大捷以後,楊業威名遠揚。 他的後代繼承他父親的事業,兒子楊延朗、孫子楊宗保、重孫子楊文廣在保衛宋朝邊境的戰爭中都立了功。民間流傳的楊家將故事,就是根據他們的事跡發展起來的。 那這楊業的後人,又會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