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王侍郎現在是遼國貴客,有什麼事盡管吩咐我去做就是了。還有,後天皇家設宴招待王仙人和高麗使者,王仙人準備一下,到時候我來接你。”耶律良人一連串告訴王旁好幾件好消息,最後笑著告辭樂嗬嗬的離開了王旁的行帳。
他剛走,韓德容就忍不住問道:“王侍郎,剛剛為什麼良人總管說,高麗使者聽說借兵三萬會臉色發白啊?你們都笑什麼啊?”
王旁嗬嗬笑著說到:“你沒去過高麗,你不知道:高麗不過是個半島,麵積大概二十二萬平方公裏,西漢盧綰叛亂後,燕人衛滿率千餘人進入半島北部,定都王險城(今平壤) 。”
“二十二萬平方公裏?是什麼意思?”張平撓著頭問道。
王旁一笑“這麼說吧,整個高麗的領土,也就是咱們大宋的京東東路和京東西路加在一起這麼大。”
韓德容一聽就笑起來:“哈哈,就這麼巴掌大的地方,咱們宋國派兩個知府就給他滅了。”
王旁點點頭:“別說支持三萬兵力的糧草,就是這三萬兵如果真的都是渤海軍的精兵強將,這麼一路過去,就踏平了高麗國了。你說他不害怕嗎?”
張平撇撇嘴:“嘿,要我說,咱幹脆打倭奴的時候順便把高麗也捎著算了。”
王旁搖搖頭:“那可不行,第一那咱們做的就是乘人之危的事了,第二,就是捎上高麗,無非是幫助了遼國增加了實力。給他人做嫁衣的事,咱可不幹。”
張平挑起大拇哥:“還是公子看的遠,您這麼說就跟您去過高麗似的,不知道那倭奴國有多大?為何他總兵犯高麗呢?”
王旁不屑的說道:“倭奴麵積更小,還沒高麗大呢,原來我不是畫了一張圖嗎?倭奴國是島國,最早是海上的流寇聚集起來,倭奴總想登陸到內陸,可惜他們這夢做了幾千年都沒實現。”
王旁本來想說:倭奴國屬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由於兩個板塊擠壓所以會經常發生地殼運動,火山地震自然就多。所以倭奴國的人總想在內陸上爭取一席之地,可他還是忍住了,這話要是說出來,要解釋的更多了,什麼地殼板塊,什麼火山地震。
雖然沒說那麼詳細,不過三言兩語也足夠張平和韓德容佩服,韓德容由衷的說道:“難怪遼國人稱呼王侍郎是仙人,您可知道的真多,而且還不是書上的那些。”
王旁無心聽他們奉承,現在還沒到戰場之上,一些事要真正到了戰場之上,他才能根據遇到的具體情況再具體製定策略。他琢磨著宋國的那個楊門之後怎麼還沒到,現在隻等此人到了,再見過高麗使者,調集遼國兵馬,就可以親臨高麗去修理倭奴。
對於倭奴國,王旁很清楚,如果不從意誌上徹底打敗他們,他們還會興風作浪。這場戰爭絕對不能手軟。
王旁找出那張圖紙,標出登州的位置,又畫出女真部落的位置,看著高麗的羅洲、晉州和東京三點一線連成的防禦線,一副對倭的作戰圖在王旁心裏展開。
眼看天色漸暗,大帳掌起了燈,一名兵丁進來稟報:“有位自稱姓瓦的公子,求見王侍郎。”
姓楊的沒等來,等來一位姓瓦的。王旁聽這個姓有點奇怪,想想自己並不認識姓瓦的人,說了聲請,一會便進來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人,這人身材不高皮膚偏黑,見到王旁抱拳拱手說到:“在下瓦壯,參見王侍郎。”
王旁見此人宋國人打扮,請他入座問道:“兄台可是從宋國而來,不知道來找我有何貴幹?”
瓦壯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說到:“在下是儂侍郎的手下,受儂侍郎之托,特來給王侍郎送信。”王旁聽儂侍郎,立刻想起儂繼風。儂繼風在廣南,不遠萬裏給自己送信,難道有什麼急事?
王旁聽罷急忙拆開信件,信件正是儂繼風所寫,原來這信早在一月之前就已經發出,當時王旁出使高麗的事,儂繼風剛剛知道,得知朝廷不發兵,儂繼風感念王旁救命之恩,上請朝廷發兵助王旁,竟不想朝廷本著讓儂繼風自生自滅的心態,批了個準奏。並讓儂繼風自己解決兵力糧草之事,本以為儂繼風就此罷休,沒想到儂繼風夠仗義,調集三千兵丁,組織了一隻廣南艦隊。儂繼風親自帶兵支援王旁,擬定八月初抵達琉球群島,等待王旁發命。
好啊!宋英宗趙曙,你不發兵,天意助我!如今能集齊四路大兵,我王旁肯定要踏平倭奴國了!丫的小曰本,等著爺來滅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