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韶州有狀況(2 / 2)

“現在還不知道什麼狀況,咱們那麼站在路邊,實在顯眼。你看這多好,綠樹成蔭,咱就在這歇歇。”

等人的功夫,仲針不時的朝路上望去,王旁知道,他這是動了回京城的念頭,恨不得早點回去:“你小子主意可真正,算算你出來有快兩個月了吧?自己也沒想到走了這麼遠吧?”王旁笑著看著神不守舍的趙仲針。

“嘿嘿,可不是嗎?!我真沒想到,咱們隻是四個路十幾個州,就兩個多月,想我大宋二十三路,二百多個州,這可是多大的地方啊!”趙仲針說著,眼睛發亮,他心裏由衷的有些自豪。

可這在王旁眼裏看來,那算什麼?北宋的國土麵積四百六十萬平方公裏,比王旁所在時期的九百六十萬還差了一半呢。他微微一笑,看著仲針那得意樣子,忽然仲針問道:“王兄,你也去過西夏和遼國,是不是他們要比咱們大宋小了許多?”

王旁早就看出來,仲針這小子野心不小,現在還是得壓著點他說點實話,萬一將來他飄了,沒事發兵打仗可不是鬧著玩的:“單說起來都比咱們大宋土地少,不過西夏和遼國,加上吐蕃和回鶻加一起卻比大宋土地多。所以,雖然大宋的麵積大,卻也不可輕易樹敵,更何況昨天不是給你講了,很多重要的資源都在人家手裏,就比如說馬,礦!”

“嗬嗬,我知道,昨天你說的我都聽進去了,咱們現在不就是缺錢嗎?王兄你放心,有朝一日我能做主,我一定聽你和令尊的話,好好的先把國庫充盈起來。”

這家夥想的到挺遠,要是現在英宗就完蛋了,你還在韶州呢?不治罪你就不錯了,還會讓你做主?王旁心裏這麼想著,嗯了一聲,現在自己的事這麼多,本來打算南下看看當初師父張逸提到的礦,再考慮下開辟茶馬古道的事,照這麼下去非讓趙仲針這小子攪合了不可。

“噯~王兄,我到想起來一個事,你是否記得王韶王子純?”

“子純??當然記得。當年他不是客遊陝西,怎麼?你見過他了?”王旁對王韶的印象還是頗深的,那可是他最初時候結交的幾個好友之一,後來王韶離開京城,很少有機會碰到。

“剛剛你提起吐蕃我就想起來了,你回京城之前我遇到過他,還和他成了好朋友,他就說‘取西夏必先複河湟,使夏人腹背受敵’,我將他的想法告訴父皇,父皇還任命他做了為環慶路駐泊兵馬鈐轄,專門管理本路及鄜延路蕃部事務,駐紮在慶州。”

“哦?子純這個駐泊兵馬鈐轄都負責什麼?”王旁忽然也興趣大增,要走茶馬古道,那真是從蜀地到吐蕃,有了王韶這條線可就太好了。

“子純是監視蕃部情況,處理蕃部訴訟之事,如對蕃部有獎賞或懲罰,就同本路將帥商量處置,大事則向朝廷彙報,並負責團結蕃部,幫助吐蕃人安置他們的老人,兒童。還有啊,如果西夏軍隊進攻吐蕃,就協助吐蕃作戰。”

太好了,這可真是太對口了,這可真是想吃冰下雹子啊

王旁聽了心中大喜,有了王韶這條路,欲走茶馬古道的事可謂事半功倍了。他心中暗自高興,正這時,折克雋回來了,而起還有一個人跟著折克雋一起來了。

“公子,果然有事!”折克雋在路邊跳下馬,走進樹林說道“韶州城有重兵把守,隻能進不能出。不過不是一概而論,隻是像二位公子這樣年歲的人,一律不許出城,而且不是韶州人都會帶到郡王府。還有,我遇到正要進城的瓦壯,我把他也帶來了。”

瓦壯是昨天王旁才派去通知南繼楓的,怎麼這麼快就回韶州城了?王旁看到瓦壯,瓦壯急忙過來說道:“公子,我昨天準備去連州,中途驛站就遇到了南將軍的隊伍,他們也是來韶州的。不過聽說您在韶州,他說他先不進城,有請您過去商議!”

這可不對勁了,南繼楓可是在邕州,地理上說韶州可是廣南的一北一南;區劃上說可是東路和西路兩路,連南繼楓都來韶州,這韶州出了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