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琦看過遞給曾公亮,曾公亮看過捧著折子,小心翼翼的問英宗:“聖上,可是加封王太保為鎮南王?鎮守邕州?”
宋英宗趙曙費力的點了點頭,這可有點出乎眾人的意料,要知道在宋代封異姓王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韓琦暗想,這禦座折疊龍床裏麵有什麼玄機,難道就這麼一張床,就換了大宋的一個王爺當?這要是王旁能讓皇上在宮內自由行走,皇上還不得給他半壁江山?
就連王旁自己都沒想到,英宗會做出這麼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他仔細搜索自己的頭腦中的數據庫,無論北宋還是南宋,在世的時候封王的其實不多。北宋開國那班人裏麵還沒有發現在世就封王的,像慕容延釗、石守信都是去世之後才追封的。童貫因為搞定幽州才封了個郡王。後來中興四將裏麵,韓世忠在世的時候封了個鹹安郡王,死了才有一個蘄王。劉光世在世時候沒有封王,死後才有一個安城郡王和鄜王。張俊在世時候封了一個清河郡王,死了之後追封循王。嶽飛死去之後才追封鄂王。後麵權相史彌遠、韓侂胄、賈似道在世都沒有封王,證明封王這件事情無論是在南北宋都是都稀有的。而且自己還沒死,活生生的就站在這裏。
曆史真的變了,如果他受封,那便成為可以操作曆史的人?!不對,王旁馬上提醒自己,不能掉以輕心。這會不會是英宗布下的一步棋呢?!他疑惑的看了趙頊,趙頊搖搖頭,示意自己也不明白。
既然都不明白,趙頊想到父皇說過,不能讓王旁掌兵權的事,他當著王旁不好如實問,隻好低聲問道:“父皇,您封王太保為異姓王,這是大事。讓他鎮守邕州,朝廷給他調用多少兵?”
趙曙微微搖搖頭,這搖頭是什麼意思?難道一兵一卒也不給王旁,給他掛個名嗎?
不光趙頊不明白,就連兩位宰相也糊塗了。皇上這是不是病重了?英宗轉過頭看看趙頊,似乎有話要說,趙頊忙拿過紙幣。見英宗寫到,變,自給自足!
見這上麵所寫兩位丞相就差一塊跪下了:“皇上,您難道要王太保自立邕州嗎?這萬萬不可!”英宗皺著眉,搖搖頭,指了指太子趙頊。
既然不是讓王旁自立,因何還寫個變,寫個自給自足?趙頊也是摸不著頭腦,他看看王旁,王旁正緊縮眉頭想著應對:“太子,你從韶州回來都跟皇上說過什麼嗎?”王旁小聲問道。
“嗯~我說了你對我說的兵製的弊病,還說了一些你說的那什麼改革變法的主張!”趙頊仔細想著,小聲說道。
王旁心頭一亮,急忙躬身:“謝主龍恩!”
韓琦瞪著王旁,這小子難道會妖法?他壓著火氣說道:“王太保,你這是何意?你可不要欺聖上龍體欠佳,在這裏故弄玄虛。”
王旁這會兒放鬆了下來,他一笑拍拍韓琦的肩頭:“韓相,別擔心,之前太子出遊見民間百姓被役稅所苦,朝廷國庫又不得充盈,所以太子有想變革的想法。 聖上說的變,自給自足,不是說我要自立;而是說讓我將邕州當作試驗田,如果效果好可以在我朝推廣;如果效果的不好,那地方窮山惡水的,反正也壞不了哪去。聖上,我如果說對您的想法,您就點點頭。”
兩位宰相緊張的看著皇上,宋英宗趙曙聽了點點頭。
英宗真可謂是用心良苦,為了給後世留下好基礎,如今隻有這一策,想他在位四年,極盡全力也未能改變現狀,不免心中感歎。他怎麼知道,這結果正是王旁想要的,趙曙這次雖然病重,但離趙頊正式登基還段時間,王旁要回邕州自治一方,大展身手。
奏折都已經批閱的差不多了,英宗這才一口一口的喝著陳承禮喂藥,韓琦念到最後一份:“封寶相院僧侶慶輔為僧錄司僧官……皇上,這是誰的奏請的??”
也難怪韓琦有此一問,這封奏折竟然沒有署名,皇上默不作聲一口一口喝著藥,韓琦皺眉頭,這事要是讓歐陽修知道,可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