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旁順著他的引薦,像國際友人訪問一樣,走過去拉起他們挨個的握手:“你好,你好!”,他這舉動著實嚇了大夥一跳,但一驚之餘知府和通判頗有受寵若驚的感覺,好歹王旁也是王爺,竟然這麼平易近人。而且他這禮節也這麼奇怪,但總好過這些人對著傲慢的木樁行禮。馮伸做了這麼多年官,還沒見過身為王爺在城外就下馬與眾人握手的呢,頓時感動的眼圈都紅了。
“這麼大熱天,辛苦大夥在此等候,來,大夥一塊進城吧!”王旁說著邁步朝城中走去。見馮伸剛和王旁握手之後,手伸著在那發呆,陶任一拉他:“沒聽王爺說嘛,走,一塊進城。”
“哦,哦!”馮伸這才回過味兒來,顛顛的追上王旁的腳步,臉上掛著笑容朝城中走去。
隊伍兩邊的百姓先是見高頭大馬上的王旁,果然是英姿瀟灑器宇軒昂,忽然見王旁跳下馬。後麵的百姓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都跳著腳的朝土道上看。但見王旁和官員握手,舉止談笑風度翩翩,不僅如此還揮手朝百姓這邊致意。一下子人群就騷動了起來,有的尖叫有的歡呼,這場麵就像粉絲近距離接觸自己偶像一樣。
更有慕名而來的粉絲,拚命的往前衝,差點擠亂了攔在官員和百姓中間士兵的隊形,更有的力氣大的擠到最前麵朝王旁揮手。
一看這就是沒組織的自發的百姓,這宋朝的官員倒是還沒學會組織百姓,高呼歡迎歡迎,不過越是自發的越是顯出王旁的影響力。王旁索性像走紅毯一樣,臉上保持微笑,偶爾還和奮力向前擁過來的百姓握握手。這一下子,百姓更是沸騰了。倒是搞的王旁的侍衛和邕州城的守衛士兵們慌了神,忙伸著胳膊攔著向前擁擠的百姓。
“王爺,注意安全!”南繼楓在一旁小聲提醒著,眼睛卻緊盯著周圍的人群。這王旁剛到邕州,這地方雖然山水秀美,但百姓可是不好治理,更何況三麵都是外壤,西南的交趾,西麵的大理,東北的吐蕃,往來的人也十分複雜。雖說王旁是初到邕州,不至於和誰有過節,但畢竟王旁的爵位和他的名氣太大了。這萬一有點什麼事,他這個負責兵馬守備的都總管可擔當不起。更何況王旁同自己像兄弟一樣。
王旁可不管那套:“哈哈哈!”他笑著邁步朝城中走去。一進城場麵並不遜色城外,道路兩邊也都站了不少人,在南繼楓的引路下,王旁來到城中鎮南王府。
鎮南王府是原來儂智高稱王時候皇宮舊址,雖然也叫皇宮,但比起京城的皇城來說,可是遜色了很多,但做為王府可是場麵規模綽綽有餘。狄青平南之後,這處舊址一直封著,沒人願意住也沒人敢動。一來是太惹眼,二來也怕落下步儂智高後塵的嫌疑。
瓦壯蔡京等人幫王旁鎮南府選址的時候,也曾有顧慮。但是南繼楓卻認為王旁用這府宅再合適不過,王旁是朝廷禦封的鎮南王。而且也的確找不到比這地方更適合王旁的了。再說,王旁本來就是不拘小節的人,他也沒這麼多忌諱。
鎮南王府上張燈結彩熱鬧非凡,王旁的到來,府上這些人也聚到一起,自然是處處喜慶。王旁和蘇小妹更衣之後來到王府殿堂一樣的前廳,廳下分左右站滿了邕州的官員和王旁府上的人。上座一張大椅子擺在廳堂之中,就差椅子背上雕龍畫鳳了,否則活脫脫的一張禦座。王旁端坐正中,官員眾人再次齊賀,這次王旁沒走下來和眾人握手,他清了清嗓子正琢磨要說點什麼,就聽有人稟報,大理國相國嶽侯(官職)高智升前來祝賀鎮南王。
這大理國的消息可夠快的,這高智升是誰王旁不知道,不過既然是相國推斷也是在大理位高權重的人。王旁對大理還是頗有好感,將來那可是自己的國土,再有就是大理段氏金大俠中的六脈神劍的神功,雖然作為王旁真不相信用手指就能比劃出逼人的劍氣,但想想一陽指肯定是有的,那也是戳誰一下受傷不輕的硬功夫。更何況大理接壤邕州,大理馬也是十分有名。
宣,召?自己頭一天正式做王爺,而且這自治的王爺有一方之霸的感覺,到底該用哪個字? 王旁一拍椅子扶手說了句:“有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