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幕府有良策(2 / 2)

侯書獻看王旁不容置疑的神情,心想這小王爺的想法常與一般人不同,而且雖然做法讓人驚異,往往收效卻極好。雖然心中還是多少有些將信將疑,但還是點頭盡力去辦。他起身要告辭,王旁卻忽然問道:“侯先生,今天您怎麼不問太子之事?”

“嗬嗬,人家都是以假亂真,王爺以真亂假,這真真假假的事,不是旁人所能理解的。”侯書獻微微笑道。

老江湖就是老江湖,王旁心想這先生倒是也與常人不同,真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般的謀士幕府,多是絮絮叨叨的好主意不多,餿主意不少。但王旁身邊的人,多是悶頭做事,隻有在王旁拿不定主意的時候說一些利害關係,想到這,王旁對侯書獻報以理解的一笑:“侯先生,想我以太子的關係,這真真假假他到也未必在意,隻是這次到了大理之後,如何能順利解決高智升的事,又可以讓太子全身而退,更能解決掉楊義貞,我還沒有十足的把握。”

侯書獻站在原地,微微拱手說道:“王爺,楊義貞和大理那是他們的事,隻要他不騷擾大宋,邕州可暫保安寧。這對王爺來說,可是緩兵之計。其二,高智升和段思廉的交情,當初正如王爺與太子…… 王爺,這真真假假的事,不可太兒戲,否則高智升就是王爺的前車之鑒。”

王旁聽了心頭微微一震,是啊,現在趙頊不說什麼,可不代表將來趙頊不記掛這件事。況且這次趙頊竟然微服到了邕州,如果不是被楊義貞手下打劫,恐怕自己真要等到趙頊到了王府才知道。

“侯先生提醒的事,多謝先生!”

侯書獻看了看王旁,這年輕人對自己一直是這麼客客氣氣,當初王安石向自己推薦王旁的時候,王旁辭官無職,那會王旁就是這麼謙和。如今王旁身為鎮南王,仍不驕不躁,可見此後生的秉性。侯書獻眼睛微微眯了眯,他用手捋了捋胡須,忽然說道:“王爺,解鈴還須係鈴人。高智升的事和大理的事,就交給他們二人去解決。但王爺和太子在此可起些作用的,我有一想法可以提示王爺。”

王旁眼睛一亮,心中似乎也有了隱約想法:“先生,您說……”

侯書獻搖搖頭:“我的想法還不成熟,隻是想到這兩者之間有相似之處,但怎麼實施,我卻不如王爺想的那麼完整。”

“哈哈哈……侯先生,您這可是貓教老虎啊?”

“貓如何教老虎?”侯書獻有些奇怪。

“貓教老虎撲食,卻不教老虎上樹!這叫留一手……既然先生這麼抬舉我,我就說說我的想法。太子與我,同大理段思廉和高智升一樣,都是少年相交,相互依托成了大業。先生點醒我,要防著將來太子成事之後對我心存芥蒂。但我可以用此行為例,提醒太子用人不疑,同時以我們之情義影響段思廉和高智升的決策。侯先生,學生說的對嗎?”

侯書獻聽王旁口稱學生,忙躬身施禮:“王爺聰穎過人,我自愧不如,怎麼敢讓王爺自稱學生。”

王旁淡然笑了笑:“侯先生,你這一路來愈發恭謹,外人麵前給足我麵子,隻是您是家父好友,又是在下前輩先生,我有事還要與先生多商量。”

這位侯先生,多年官運不佳,懷才不遇之人遇到知人善用的王旁,還有什麼理由不盡心竭力,此刻他也不知道是否該謝謝這位王爺,若是那樣未免更覺得拘禁。“賢侄,能重用老夫,唉,我還能說什麼呢?!”

“嗬嗬,侯先生,您快坐下,先別忙著去辦事,我還有一事要請教。”

“好!王爺您說,我一定知無不言!”

王旁見侯書獻放鬆了坐下,他還有一件事要問問侯書獻,這事今天早上王府議事未曾提及:“侯先生,您可聽說過金蓮會?”

侯書獻一聽這名字,臉上忽然略出一絲驚詫,他看著王旁心中奇怪,這王爺怎麼會知道金蓮會?雖然今天也聽說了,昨天王旁應約去了滿春院接回了趙頊,怎麼又和金蓮會有什麼聯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