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一念之仁心(2 / 2)

王旁沒有回答他,而是默默的朝大帳走去。“我爹怎麼了?”童貫看著王旁的背影,向折可適問道。

折可適撓撓頭:“大概是王爺覺得勝之不武吧。”

“唉!我爹就是好麵子,要是我,我就先殺了那個西夏皇太後再說!”童貫嘟囔著說道。

嶽立則看著西夏兵遠去,輕聲說道:“我看你爹爹又心慈手軟了,不想那沒了爹的孩子再沒娘。算了,反正西夏早晚會被你爹滅了,讓他們苟延殘喘多一陣吧。”

童貫皺了下眉頭,失去親人的自我他知道不好受,但總覺得這麼放了西夏,心中多少有些遺憾。畢竟童貫現在的年齡,是沒法理解戰略上的一些東西的。

王旁回答大帳,靜靜的坐了一會,不大的功夫,嶽立,張平,漫常,童貫等人也都回到大帳之中。“恭喜王爺。此次大勝西夏,收回歲幣金銀,更有西夏的賠償金,我看西夏一時半會是難以翻身了。”嶽立進了帳中說道。

剛剛梁落瑤的話,似乎對他有些觸動,或者自己根本沒到所謂高位。即便現在是王爺,那又如何?恐怕也正是自己沒有爭霸的心,才可能像現在一樣。倒是梁落瑤的表現有點出乎王旁意料,這個女人能有今天,也絕非偶然。他回著嶽立的話說道:“嶽將軍客氣,這次戰事如此順利,還得虧嶽將軍這個馬步都指揮調度有方。將軍辛苦,功勞不小”

嶽立笑了笑:“我哪有什麼功勞,跟著王爺出征,還是讓我學了不少東西的。”

二人客氣著眾人都落了座,王旁吩咐人給種諤送信,命種諤回守銀,不再攻打西夏的夏州;同時又派人送信給王韶,可以停止騷擾西夏西涼府,並讓告知王韶有五百萬兩白銀會賞賜給吐蕃,作為這次配合大宋出兵的獎勵,以及對吐蕃傷殘將士的安撫。

信都送了出去,王旁這次長籲了口氣。處理完鎮戎的事,大隊也要撤兵了。然而這一戰,卻讓王旁知道自己的長子已經不在了。對於王旁來說,這實在是太遺憾了。

鎮戎的官員為王旁等人擺酒踐行,折克雋更是和王旁,張平等依依惜別。王旁的大軍啟程那天,鎮戎城中的官員,守備的士兵,全部在城外列隊,就連城中的百姓都出了城,遠遠的目送著這支打了勝仗,但一步城門都沒踏入的部隊。

隊伍行進了三五日,這日途中安營紮寨的時候,有士兵進來稟報,秦鳳璐經略使王韶求見。

王旁一聽是王韶,急忙走出大帳去迎接。王旁也有幾年沒見王韶了,兩人舊相識,當年在京城的時候咱住在王安石府上的那些進士中,王旁和王韶是最談的來。包括王旁提示王韶,獻《平戎策》分析吐蕃和西夏局勢,都讓二人成為莫逆之交。在王旁南下之前,因蜀茶的事,王旁又請王韶相助,打通了屬地到吐蕃的茶馬古道。這次出兵,王韶又力助王旁,借助吐蕃力量攻打西夏西涼府,分散西夏的兵力。這些事對王旁來說,簡直是幫了自己的大忙。

王旁身後跟著張平,漫常,快步走出大帳,王韶迎麵而來,兩個人就認出對方。王旁走上前去,沒等王韶行禮便握住王韶的手:“子純,多年不見,一向可好啊!”

他這一激動,就忘了宋人的,握手對王旁來說就是最親切和最熟悉的見麵禮儀。

當年王安石府的二公子,如今是王爺,但還是這麼平易近人,這讓一路奔波風塵仆仆的王韶十分感動:“王爺,我好的很。這不是快馬加鞭趕上你的大軍,來見你來了嗎?”

“快請!”王旁說著請王韶進賬。

王韶回頭看了一眼,王旁這才注意到,跟著王韶的除了他的隨從之外,還有一個人。此人身形彪悍,頭戴園形皮帽,身披皮裘,穿上穿著牛皮靴子。脖頸上掛著明晃晃的鐵索,胸前掛著三寸長的金花。王旁微微一愣,心想王韶怎麼帶個吐蕃人。看這人穿著,尤其是胸前的三寸長的金花,至少在吐蕃應該是王或酋長之類的人物了。

王旁忙說道:“原來,子純帶了貴客,來來,裏麵請!”

對方微微回禮,王旁將王韶和這位吐蕃人走了大帳,大帳已經點起燈火,明亮的燈火下王旁這才看清,來的人有三十六七歲,濃眉大眼,生得儀表堂堂。吐蕃竟然有這樣的人物,王旁不禁暗自讚歎。

王韶忙引薦道:“王爺,我來給你介紹,這位就是跟我回來接受吾皇封賞的,吐蕃王子阿裏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