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開源或節流(2 / 2)

終於把話題引向王安石,趙頊問道:“介甫,你有和關於理財的建議,盡管奏上!”

王安石早已準備好奏折,他啟奏到:“聖上,臣以為認為理財的最好辦法就是廣開財源,即‘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從而扭轉政府財政虧空的局麵。為此,臣請奏聖上,特置發改司,進行財政方麵的改革。”

趙頊已和王旁探討過此問題,所以心中有所準備,他說了聲:“奏折呈上!”身邊的太監走到大殿上,接過王安石手中的奏折。

發改司這詞,趙頊知道,王旁知道。但是朝廷上其他人並不知道,眾人交頭接耳,小聲議論起來:“這發改司是什麼?”

趙頊命王安石解釋一下發改司,當王安石將發改司的內容職責一一道來的時候,朝堂之上一片嘩然。這可掌握是國家經濟,改變舊法,製定並頒布新法的部門,職權已經不在宰相之下。韓琦曾公亮兩位宰相聽的臉色都發青,這是赤裸裸的奪權啊。

等到王安石說完,趙頊問道:“對於籌建發改司之事,眾位還有什麼異議嗎?”

司馬光再也忍不住了,他站出來說道:“聖上,臣不明白,為什麼要籌建發改司改革呢?如今理財的問題,並非像王參知所說那樣。臣認為,世上所有物質財富有一定的數額,這些財富不是儲藏在民間,便是儲藏在國家的倉庫之中。而政府財政支出過多,冗兵、冗官、冗費等是造成國家財政緊張的直接原因。隻要節省一切不必要的財政開支,這樣就能解決我大宋財政問題。您看,先前沈學士掌管祭祀之事不是做的挺好嗎?”

司馬光說完,宰相韓琦,樞密使富弼,以及呂公著等人也都附和道:“司馬翰林說道及是啊,欲速則不達,還請聖上三司啊!”

這種結果,王旁和王安石早就預料到了,就連趙頊也想到,隻要王安石這個提議一出,就必然引起朝堂上的小騷動,他看著王安石問道:“王參知,對於司馬翰林所議,你可有話說?”

王安石說道:“本朝版圖遼闊,節約這一筆開支,也未必能使國家財政富裕起來,況且理財並非當務之急。”

王安石說罷,張方平,沈括,李格非,範純仁等人也說道:“是啊,王參知說的在理,錢也不全是省出來的嘛!”

趙頊所係靠在禦座之上,微笑的看著眼前的辯論,他心中已經有了打算,最終他肯定是支持王安石的。但此時,他想看看這場辯論到底多精彩。

司馬光辯駁:“本朝從宋真宗未年以來財政發生危機,國用不足,近年以來,財政虧空局麵越來越嚴重,節省冗費難道不是當務之急嗎?” 他慷慨激昂的說完,身後零零星星有人擊掌喝彩。

王安石立刻反駁道:“國家財政支出不足,主要原因在於沒有一個善於理財的大臣。”王旁聽了都忍不住讚歎:“說的好!”他為王安石這邊帶頭喝彩鼓掌,這下支持王安石的官員也興奮起來,也跟著拍掌喝彩。

趙頊也不理會這些人的小動作,平時別看討厭他們吵來吵去,但今天的激辯似乎很精彩。

司馬光也不甘示弱,他針鋒相對的說道:“善於理財的大臣不過是千方百計地搜刮老百姓的錢財,這樣全國人民隻會越來越窮,從而被迫流離失所,然後起而為盜賊,這對我大宋難道是有利的嗎?”

王安石微微一笑從容答道:“這種人並不是善於理財之人,善於理財者應該不增加老百姓負擔而使國家財政日益富裕。”

朝廷上的氣氛熱鬧了起來,兩位宰相互相對視一下,韓琦上前說道:“聖上,這樣下去成何體統,朝堂之上如同鬧事一般。”

趙頊故意一臉茫然的看著韓琦:“平時官員議事,不都這樣爭來爭去嗎?隻不過今天看來,兩邊支持者有些勢均力敵啊!”韓琦被趙頊一句話噎了回去,悻悻的回班站立。

趙頊也知道這麼吵下去,肯定是沒什麼結果,他示意眾人安靜,轉頭看著王旁,王旁托著腮似乎正在想著什麼。

“鎮南王,你對此事如何看?”趙頊點名說道。

司馬光聽到趙頊問王旁,不由得心涼了一半,看來聖上的態度很明顯,富弼等人默默的對視了一下。似乎都有些埋怨趙頊,這不是很明顯的事嗎?王旁能不偏向他爹嗎?

王旁聽到趙頊的問話,他閃身站出隊列說道:“聖上,我覺得這辯論挺精彩。”

趙頊似乎沒聽明白,又追問到:“那你覺得,是王參知說得對,還是司馬翰林說的對!”

王旁說道:“聖上,兩個人說的都對,但是兩個人說的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