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陳康和完顏烏雅束等人匆匆上路,高雨對張常等人帶的四隊人馬分別布置下秘密任務。吳通又領走十幾個鹽商的長老,分別利用鹽山現有的體係對外擴散著所謂的當年鎮南王之子找到了的小道消息。
小道消息向來是傳播最快的,隻有一兩日時間,消息傳遍永興軍路以及秦鳳路,梁乙逋還沒到永樂城,永樂城中領軍徐禧、李舜舉、沈括都紛紛揣測這消息的真假,這當年鎮南王之子會是誰?
山寨上士卒報告高雨,梁王爺帶的兩千兵已經到達宥州,距離此地也不過三四百裏的路程,相信有一兩日就可以抵達。而西夏也已經在隨後和周邊調集了四五萬的兵馬,等待發起總攻。
時遷還沒回來,看來似乎從梁乙逋身上偷取東西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高雨決定不再等了,他下令山寨中的各部總領在議事廳集合。
眼看西夏宋朝大戰在即,議事廳內每個人各個都是精神亢奮,誰也不知道這次鷸蚌相爭會讓橫山寨這個漁翁得到什麼樣的利。但座山觀鬥總是一件讓人興奮的事,大夥忍不住議論紛紛。
高雨在沙世岩,張常左右跟隨下買入大廳,他大步走到正坐,轉身一揮手,議事廳內立即安靜下來。
淩厲的目光在大廳之中一掃,眾人便覺得一陣殺氣,這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氣場,似乎橫山寨不止三百多人,似乎他們麵對也不是宋軍七萬,西夏軍四五萬,反而倒像是橫山寨幾萬大軍的氣勢。
“所有人都聽好了,這次永樂城之戰是西夏和宋朝給我們橫山軍的一次機會,機會也許就這麼一次。所以一切都必須按照計劃進行!聽到了沒有!”
眾人異口同聲說道:“是!”聲音在大廳回蕩,似乎也充滿信心和氣勢。
“從今天起,大家各就各位,內務由沙兄主管,其餘各部統領對於下屬有殺伐之權,凡違命者輕者記過重則可斬。”
眾人聽了心中一凜,再看高雨不容置疑的目光,更加明白這次這位大王可做的不是一般山賊路匪要做的事。高雨心裏更加明白,曆史給了他這次機會:永樂城隻有剛剛修好的唯一一次被擊破的機會,而剛好這一次機會之後大宋已經無力發兵;而西夏將因為遼朝徹查債務也無力發兵和維護此城;永樂城至於橫山交界對於兩國來說即使要地同時也是耗資巨大的雞肋,所以這個時候出現在兩朝之間的外力,反而是兩方求之不得的製衡。
高雨就是想利用這樣一個機會,而對高雨來說唯一的威脅可能是來自西南的吐蕃,好在這幾年王韶平戎策已將吐蕃逼到了鎮戎以西。
一個既不屬於西夏也不屬於宋朝的永樂城,將像一個毒瘤一般讓高雨定在兩邦之間,然後慢慢擴散。高雨的腦海裏,是他的一套經營思想,迅速崛起,治國防禦擴張一步步,他要西夏,要大宋。
依然目光如炬,一股火在高雨的心中升騰,他看著廳內唯命敬畏的目光,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說道:“大家各自準備,到時候見到命令就行動。佐寧,你隨我進城!”
“進城??”大廳之內炸開了鍋。
“大王,您要進永樂城?”沙世岩驚訝的問道。
高雨笑了笑:“對,我要見一見宋軍統領,而且還要趕在梁乙逋之前。”
“可是?這不是很危險嗎?萬一開戰可是槍炮無情。再說,您,您不是想在梁王爺之前冒充王旁之子吧?”
這問題把高雨問樂了,自己冒充自己兒子?那可是天下的笑話:“怎麼會?如今外麵誰知道橫山寨?我去見沈括是以為故人之名,既然有人要冒充王旁之子,那總要有人作證他是不是。況且鹽幫一直關心梁王爺的安危,我這次去也是力保梁王爺的安全。”
沙世岩聽了十分感動:“若是梁王爺知道大王你為他安危親赴城中,想必會十分感念大王之恩情!”
高雨擺擺手:“那到不必,大家各自安排吧。” 高雨自己盤算,怎麼是眼下這些人能看懂的,他目光環視了一圈,多數人對於高雨進永樂城都有些擔心緊張,倒是吳通站在沙世岩身後,麵帶微笑一副毫不焦躁的樣子。
議事廳內各自散去,沙世岩仍憂心忡忡,吳通見狀安慰道:“二當家,我看你不用擔心,大王心中有數,這次大王去幫梁王爺我看是看中了梁王爺帶的這三千精兵。這些兵力無論是對梁王爺來說,還是對我們橫山寨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