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章 登州舊案(2 / 2)

“王爺,您還真問對人了。那人叫劉易守早就銷聲匿跡多年,曾經是清河縣第一賭棍,後來我有次出差辦案,在外州剛好碰到那個人。當時他賭局裏出千被人斬了一隻手後,當地官府想就此事找那賭坊晦氣,誰知道這劉易守不跟官府合作,自己偷溜了。後來我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裏!”

王旁道:“還算他聰明,要是跟官府合作,在出去恐怕就不是少一隻手的事了。”

武齡道:“我看他不回清河縣倒也好,若是回了照樣沒命。”

兩個人正說著,時遷回來身後還跟著一個人:“王爺,您要見的人來了。”王旁忙起身相迎,見對麵來的是個四五十歲的中年人,麵龐清瘦形容有幾分憔悴,身穿粗布直縫的寬衫,看著有幾分寒酸。見王旁忙上前行禮:“想不到王爺真的來見李某,李某可是榮幸。”

王旁忙讓座道:“李兄不必客氣,我早就想來。隻不過事務繁多耽誤了些日子。”

李世寧道:“我不過一介凡夫俗子,如何能勞煩王爺掛念。前些日子聽說王爺要來登州,就想著見見王爺,盡一盡地主之宜。”

王旁一笑:“你是家父的學生,你我也算是有緣。”說完吩咐時遷去安排酒宴款待李世寧。李世寧一聽忙起身道:“這可不敢當,我來就是想問候一下王爺,順便問問恩師的情況。”

“家父尚好,如今在江寧府置地修廟,禮佛清修,如同世外之人。”

李世寧笑了笑:“恩師不同凡人,如今已經看透世事,想必更加超凡。既是如此,那我也就放心了,在下就此告辭!”

“噯?等等!怎麼剛來就走呢?”王旁看他神色匆匆,笑著問道。

李世寧猶豫了一下,隨即說道:“我來見王爺,也就是念在恩師故人。如今還要王爺來款待我,我反而受不起。”

王旁哈哈笑道:“你這人怎麼一點不大方呢?難得那李格非還一個勁的誇你。”

“怎麼?李教官有提到我?”

“他不提你,我如何要見你?!李格非向我推舉你,若是李兄你不嫌棄,可否願意到王府來做事?”王旁說的很直接,父親的學生總不至於太差。

李世寧看看王旁搖搖頭:“王爺,恕在下難以從命!”

“哦?為何?”這下王旁有點好奇,雖然自己回到京城不求官職,但無論在朝中還是在民間都是有一定名聲和影響的。想投靠到王府的人,隻要王府門開著絕對會絡繹不絕,為何這個李世寧反而不肯?

李世寧苦笑道:“王爺,我曾是帶罪之人,又胸無城府如何能到王府做事?”

王旁審視的看了看李世寧:“李兄說的不是心裏話!”

李世寧一驚:”王爺您怎麼知道的?”

王旁從李世寧一進門就已經看透了他,這個人貌似自卑謙和,但骨子裏有點傲氣,若非如此他也不會棄官多年。他朝武齡使了個顏色,武齡立刻會意轉身出了房間在房門把守。

李世寧看著,臉色有點茫然:“王爺這是有話對在下說?”

“我沒有,我想聽你說!”王旁淡淡的說道。

“這……”李世寧猶豫了片刻,一抬頭王旁正看著他,眼睛明亮目光尖銳,但確是一副鼓勵的神情。雖然這是第一次見到王旁,感覺王旁看似年輕的麵孔後麵有一種深沉和成熟,而王旁的話似乎隱約中有些讓人不容置疑。他鼓起勇氣說道:“王爺,我的經曆您也是知道的,其實我這次來也是感恩當年王爺救過阿雲,我想若是王爺一直在,也不會出後來的那些事。不過這件事也讓我看清了,官場無非權利之爭,任何人都可以成為這場爭鬥的棋子或者犧牲品。每條政策法令的製定,並非為百姓切身考慮,而是如何能將權利抓緊。這也是我多年棄官的原因!”

王旁見他說話這番話的時候,一反剛來時候的萎靡神情,眼睛冒著光,可見這是他切身體會而痛恨的事。

“還有呢?”王旁問道。

李世寧看了一眼王旁:“我要是直說了還望王爺恕罪!”

“但講無妨!”

“還有,就是我不想做王爺府上的人,當年王相公革新多與王爺商議,王爺不辭而別十多年,全是恩師一人力排眾議。如今王爺回來了,不說恢複新法反而要幫皇上煉什麼仙丹,讓世人人繼續說王相公新法誤國,此種做法恕在下難以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