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情意綿綿
幾人來到酒館,選了一個雅間入座,各自作了介紹。封玉嬋道:“不知前輩到司理城來有何貴幹?”
“我聽說綠源有一位大人物來到了司理城,我想知道這個人是誰,他來幹什麼。”說完看向了屈萬。
屈萬見靈訊公看著他,麵不改色地道:“在下正是綠源雪狼部的屈萬。靈殿主真是高明。”
靈訊公嘿嘿地道:“高明算不上,不過我靈訊殿耳目遍布雲天大陸,哪裏有一點風吹草動都瞞不過我。至於你來幹什麼,我就不知道了。你能不能告訴我呢?”
屈萬憤恨地道:“慶國入侵綠源,幾大部落損失慘重,這次我是代表綠源去向慶國求和。”
除此之外,屈萬還準備到黎國求見黎國皇帝,商討兩國聯合出兵慶國。此事自然不能對外人說起。靈訊公見屈萬不肯說,臉上閃過一抹失望之色,他剛才撞屈萬就是希望能從他身上偷到一些機密,不想隻偷到一個錢袋子。
封玉嬋見氣氛有點尷尬,舉起了酒杯道:“大家喝酒吃菜,不然酒菜都涼了!”
眾人又都喝起酒來。
屈萬憂心忡忡道:“慶國入侵導致綠源生存困難,打又打不過,真不知如何是好。”
封玉嬋道:“聽聞綠源戰士勇猛,要勝慶國其實不難,隻是你們沒有優秀的將帥,不知兵法,自然難敵慶國。”
屈萬聞言眼睛一亮,道:“不知封兄弟可有良策?”
封玉嬋好整以暇地道:“決定戰爭勝敗的基本因素,就是要把敵對雙方的優劣條件加以估計比較,來探索戰爭勝敗的形勢。這就要從法製、天時、地利、人和幾方麵入手。優秀的將帥都必須知道、了解這些情況,再加以利用,才可掌握製勝之道。所謂人和,就是指國內法令貫徹,人民衣食無憂,將愛兵、兵擁將,軍民一心;所謂天時,就是指順應天道;所謂地利,就是在戰爭時將帥能選擇有利的地形作戰。根據以上情況,就可以判斷誰勝誰敗。”
聽了這些話,在場眾人紛紛點頭。屈萬問道:“什麼是成功的關鍵?”
封玉嬋從容答道:“就是要使人民的心和君主的心連在一起,可以叫他們為君主死,為君主生,而絕不違抗。如此上下一心,何事不成?”
屈萬恍然大悟道:“聽了姑娘這一番話,屈萬茅塞頓開。”
當晚幾人找了一家客棧住了下來。
封玉嬋剛剛準備入睡,就傳來了敲門聲,她打開門一看,見是屈萬,就請了進來。
封玉嬋詢問了來意。屈萬沉吟了半晌,道:“我見姑娘智勇雙全、見識過人,希望你能到我們綠源來,幫助我們抵擋入侵我們綠源的大慶國。希望玉嬋姑娘答應我這個不情之請!”
封玉嬋沉思片刻道:“不是我不願意幫助你們,現今我還有大仇未報。這樣吧,等我以後報了父仇,我就到綠源去。”
“如此就多謝姑娘了!”屈萬道。
兩人交談了幾句,屈萬才離開。
翌日,屈萬率同部下離開了司理城到黎國去了。封玉嬋和鵬翼兩人則跟著靈訊公,等靈訊公手下傳來害他父親主謀的消息。
三人在大街之上漫無目的地逛著,封玉嬋看到大街小巷都是因為戰亂而逃命的難民,心中對慶國更加的仇恨。
“舒家大少爺在那邊施粥了,大家快去啊!”一個難民大聲喊道。
封玉嬋聞言心中暗想:舒家大少爺?莫不是舒逸飛?反正沒事就去看看吧。封玉嬋就叫鵬翼跟著靈訊公,商量好晚上在客棧見,就獨自一人跟著難民去了。
在一棵大樹之下,搭了一個簡易的棚子,周圍圍滿了一群難民,難民正在使勁地向裏麵擠著。
幾個家丁模樣的人正在維護秩序,一個少年大聲喊道:“大家不要擁擠,一個一個的排好隊慢慢來。”接著拿著勺子忙碌起來。
封玉嬋認得少年正是舒逸飛,此時正值酷夏,隻見他一邊為難民施粥,一邊不停地擦汗,但臉上卻始終洋溢著微笑。
封玉嬋越看越覺得舒逸飛陽光帥氣,雖然有那麼一點書生氣。
過了一個多時辰,難民漸漸散去。封玉嬋微笑著走了過去,道:“舒大少真是菩薩心腸,封玉嬋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