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幹玫瑰(一)(1 / 2)

荊軒坐在房子裏聽鄺傑的彙報。鄺傑說道:“晉軍失敗,已經退回晉國。楚王侶歡慶三天後,起程回郢。他率領的軍隊隻有伍舉和孫叔敖二十萬大軍。一路上軍紀渙散,走走停停。近半個月才到達漢水。在漢水又停留了兩天。”

荊軒說道:“熊侶太自信了。他輕視了鬥椒的實力。他是要吃虧的。”

鄺傑接著說道:“鬥琪大軍已經暗中開拔,朝漢水而來。以他的行軍速度三天可以到達。”

荊軒說道:“這還差不多。但熊侶還是沒有什麼優勢。”

鄺傑忙說道:“鬥琪已經聽令於鬥椒。他這次是為了斷熊侶的後路。為何大人還如此說呢?”

荊軒說道:“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鬥琪為人,不可能會反叛熊侶。他寧可解除兵權也不會去做謀逆的事。他既然接受了鬥椒的命令,就隻有一個解釋。他與熊侶在演一出反間計。”

鄺傑點了點頭說道:“這還差不多,鬥琪大軍行動,其他的軍隊毫無查覺。十萬人的行動,不管你做得如何好,也不可能沒有一點動靜。熊侶也不可能就一頭豬。”

荊軒淡淡地說道:“熊侶做得有很多破綻。鬥琪雖然在使用反間計,但大多數將領並不知情。如果鬥琪突然出現在戰場附近一定會讓自己的軍隊亂了陣腳。”

鄺傑問道:“大人為何作這樣的推算?”

荊軒說道:“如果他讓軍隊的高層知道了這件事情,在鬥琪暗中離開後,其他大軍也要趁機跟上。這樣不僅減少鬥椒的懷疑,也把軍隊調上來了。這樣他就有了五六十萬大軍。如果鬥椒有其他什麼異動,也可以及時處置。”

荊軒搖了搖頭接著說道:“他的三十萬大軍留在原地,隻有三十萬跟了上來。而且鬥琪的軍隊在戰場上起的作用還是未知數。他雖然是為了示弱,但實際上還是自大了。”

鄺傑問道:“這麼說來熊侶的處境很危險?”

荊軒說道:“也不盡然。鬥椒的子弟兵也算得上是強兵,與熊侶軍的士兵相差無幾,再加上人數上也差不多,可以說得上是勢均力敵。但鬥椒手上的將領沒有熊侶手上的強悍,熊侶的將領都是身經百戰,出生入死之人。而鬥椒都是一些紙上談兵的人。兩者無法比較。而且還有有近十萬來人不會完全聽從他的號令。如果鬥椒一死,他的軍隊必定自亂。”

荊軒頓了頓接下來說道:“熊侶雖然將強兵精,又剛剛打了勝仗下來。但他一路上為了示弱,驕縱將士。戰力自然下降。如果不是在漢水休整了兩天,隻怕還沒有與鬥椒一戰就已經敗了。再加上鬥琪的軍隊突然出現在戰場上,出現在熊侶大軍的後方,一定會造成他大軍的混亂。”

鄺傑說道:“這麼說來他們這一仗會打得很混亂?”

荊軒說道:“不錯,從戰場分析,熊侶的軍隊還是占一定的優勢。從戰場上下來的士兵還是不同。就算混亂,也可以很快平定下來。但鬥椒的軍隊一亂就無法收場了。”

鄺傑問道:“可如何才能讓戰場發生混亂?”

荊軒說道:“雙方都會用一個策略,就是在戰場上想方設法,把對方的主將幹掉。然後在氣勢上勝對方一籌,造成對方的混亂。”

鄺傑問道:“為何?”

荊軒說道:“鬥琪暗中離開軍營,迅速插到漢水。鬥椒一定會利用這一機會。不管鬥琪是不是真心投靠於他,但他就是要抓住鬥琪對熊侶大軍幹擾的時機製造混亂。而熊侶也清楚鬥椒大軍存在的問題,隻要鬥椒一死,他的大軍一定會大亂。他也就可以趁機突入鬥椒軍中。勝敗之數就已經定了下來。”

鄺傑說道:“那麼他們在戰場中會用什麼辦法來取得對方主將的Xing命?”主將隱於萬軍之中,是很難找得出來的。

荊軒說道:“熊侶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向鬥椒示弱,在大軍對峙期間,會提出與鬥椒談判。而鬥椒也想利用這個機會殺了熊侶。他們這叫不謀而合。雙方一旦同意在戰場上見麵,勝敗就取決於他們這間的較量。”

鄺傑說道:“大人,你認為誰會在這一場對決當中取得勝利?”

荊軒說道:“熊侶背後有巫族,而鬥椒憑著俗世當中的人。勝負一目了然。”

鄺傑說道:“我們該做些什麼?”

荊軒說道:“不必做什麼事。準備一些物資到郢城吧。不管誰勝誰負,我們都可以賺上一筆。你再去收集情報吧。”

鄺傑點了點頭快速離開別墅,通過荊軒這一分析,什麼事情都已經清楚。荊軒搖了搖頭,在情報工作方麵,他還是不如毛頭。悟Xing更是要差上一分。

正如荊軒所言,又方都在做這樣的打算。熊侶大軍過江之後與鬥椒兩拒三裏安營紮塞。

第二天一早兩方約戰。兩軍在營前排兵布陣。布好後就進行了第一輪的攻擊。盾兵掩護著槍兵和刀兵組成一個個方陣,慢慢地朝前方走去。按50*50排列,盾兵按田字形(應當是很多田字形組合,不好製出來用字代替一下。)護在四周。如果對方進行遠程攻擊,盾兵可以把的有槍兵和刀兵護在盾牌下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