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全屬虛構,誤拿曆史進行對比》
公元234年,諸葛亮作好充分準備,發動十萬大軍進行最後一次北伐。他派使者到東吳,約孫權同時發起攻勢,南北策應,使魏國兩麵受敵。
諸葛亮大軍出了斜穀口,到了渭水南岸的五丈原。為了作長期打算,他派一部分兵士構築營壘,準備作戰;另派一部分兵士在五丈原屯田,跟當地老百姓夾雜在一起耕種。蜀軍紀律嚴明,百姓和兵士相處得很好。
魏明帝派司馬懿率領魏軍渡過渭水,也築起營壘防守,和蜀軍對峙著。
孫權接到諸葛亮的信,馬上三路出兵進攻魏國。魏明帝也厲害,他一麵親自率領大軍到南麵抵擋東吳的進攻;一麵通知司馬懿在五丈原堅持,隻守不戰。
諸葛亮等待東吳方麵的消息,但是結果使他很失望:孫權的進攻失敗了。他想跟魏軍決戰,但是司馬懿始終穩守營壘,諸葛亮幾次三番向他挑戰沒有用。雙方在那裏相持了一百多天。
要使魏軍出來打,隻有想法子激怒司馬懿。諸葛亮利用當時輕視婦女的風俗,派人給司馬懿送去一套婦女的服飾。意思就是司馬懿這樣膽小怕戰,還是回去做個“閨房小姐”吧。
魏軍將士看到主將受到嘲弄,氣惱得嚷著要跟蜀軍拚。司馬懿知道這是諸葛亮的激將法,並不發火。他安慰將士說:“好,我向皇上上個奏章,請求準許我們跟蜀軍決戰一場。”
過了幾天,魏明帝派了一個大臣趕到魏營,傳達命令,不許出戰。
蜀軍將士聽到消息,感到失望。隻有諸葛亮懂得司馬懿的用意,說:“司馬懿上奏章請求打仗,這是做給將士們看的。要不然,大將率領軍隊在外,哪有千裏迢迢去請戰的道理。”
諸葛亮料到司馬懿的心理,司馬懿也在探聽諸葛亮的情況。有一次,諸葛亮派使者到魏營去挑戰,司馬懿挺有禮貌地接待使者,跟使者聊天,說:“你們丞相公事一定很忙吧。近來身體可好?胃口怎麼樣?”
使者覺得司馬懿問的都是些客套話,也就老實回答說:“丞相的確很忙,軍營裏大小事情都要親自抓。他起得早,睡得很晚。隻是近來胃口不好,吃得很少。”
使者走了以後,司馬懿就跟左右將士說:“你們看,諸葛孔明吃得少,事務又那麼繁重,能支撐得長久嗎?”
不出司馬懿所料,諸葛亮由於過度辛勞,終於在軍營裏病倒了。
後主劉禪得到諸葛亮生病的消息,趕快派大臣李福到五丈原來慰問。李福跟諸葛亮談了一些軍國大事,就走了。
過了幾天,李福返了回來。他看到諸葛亮病勢轉重,哭了起來。諸葛亮睜開眼睛,對李福說:“我懂得您回來想問些什麼。您所要問的人,我看就是蔣琬吧。”
李福說:“丞相說的是。皇上正要我問丞相萬一身子不好,由誰來繼任您的工作。那麼請問蔣琬之後,誰可以繼任呢?”
諸葛亮說:“可以由費禕(音yī)接替。”
李福還想再問下去,諸葛亮閉上眼睛不回答了。沒幾天,這個年紀才五十四歲的丞相終於在軍營裏去世。全軍將領全部跪倒在諸葛亮的床前。
而此時的諸葛亮隻感覺自己的身體在緩緩的上升,感覺自己輕飄飄的,如一朵浮雲輕飄飄的,身體空蕩蕩的,好象沒有一絲的重量
諸葛亮看了看跪倒在自己身體前的群官,搖了搖頭,閉著雙眼,心中不知道在想些什麼事情,臉上的表情時而悲傷,時而輕鬆。
過了大約半個小時的時間諸葛亮睜開雙眼,“哎!”哀歎了一口氣,隨即想到了自己未把自己的誌向完成,就帶著無限的懷念離開了,更是心情低落到了最底。
“也罷,或許天意如此吧,天意讓我孔明就此告別征戰四方的沙場,我就平平淡淡的就此死去吧!”諸葛亮想到這裏,心中頓覺輕鬆無比,多年的重擔在此刻完全放下,不再為那一州的危機而憂愁,不再為那一縣的遇險而煩惱,現在的諸葛亮隻是想著自己死後會到那裏,會怎麼樣?會有什麼樣的生活?”
諸葛亮的身體一直就這麼上升著,一點也沒有要沒停止下來的意思,諸葛亮此刻也沒有在意這一些問題,就算在意了也是無可阻止的,就這樣諸葛亮閉上了雙眼緩緩的睡去,身體還是一直的飄著,不知飄升了多久之後之後。
“碰”一聲物體與物體相撞的聲音響起,諸葛亮趴在虛空之上一動不動,對,碰撞聲音的來源就是諸葛亮和天空中的一塊隕石發出的,聲音過後,在看諸葛亮,原本上升的身體開始急速的下墜,速度之快隻能時隱時現看到一段身體過後留下的殘影,不消片刻,便下墜的蹤跡全無。
“痛死我了,我這是在什麼地方”這就是諸葛亮醒來的第一感覺,諸葛亮雙手抱頭,不停的揉搓著自己的腦袋,感覺全身的骨骼已經盡數全碎,揉了一會諸葛亮才稍微的緩和了一下身體,抬頭開始打量自
己掉落的地方,之間周圍是一片廢棄的矮城牆,由於經受常年風雨的腐蝕,已經變的破落不堪,再望向別處,除了城牆之外,剩下的就是倒塌的房屋,和幾隻尋找食物的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