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未仁開始不同意,心裏也看不上李浩傑吊兒郎當的模樣,平日裏對待李浩傑,也是簡單粗暴的方式,不是打就是罵,使得李浩傑骨子裏就怕他,到了他麵前就隻能老老實實。也許正是這個原因,李敏才反複地說,而且老嶽父嶽母也是說,隻好同意了。
此刻的田未仁正做著村裏的會計,掌握著村裏的財務大權,正謀劃著更大的事情,也需要有幫手助力,也就順勢同意了。
田家灣是河海省華沂山區沂縣的一個普通的小村莊,早年曾經是革命年代一個充滿英雄史詩的根據地,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不但保護和孕育了革命的火種,更是以小推車支持著勝利的步伐走遍全國,至今無論是曾經工作和戰鬥在這裏的老革命對這裏充滿了感情,而且帶走了更多華沂有為的青年才俊,散布在全國各地,形成了一個重要的群體,擁有了一個共同的家鄉。隻要提起華沂山區,就能聚合出很多的熱情和力量。
沂縣作為華沂山區中心區域的縣,是當年的根據地的中心,也是總部所在地,作用和影響都代表著華沂山區的全部。某種意義上說,華沂山區就是沂縣,沂縣就是華沂山區的縮影。
以田姓為主聚集繁衍的田家灣,全村一百多戶人家都是田姓,隻是屬於不同的家族,田未仁這一枝是田家灣正宗嫡係,幾百年來都是這個村子的主宰和主導。嫡係隻是一個方麵,家族人口的繁茂和人丁興旺是更重要的原因。在偏遠的農村,傳統的習俗是人多勢眾才能形成威勢,七郎八虎的人家自然要比一枝單傳的人家有底氣,也更有發言權,因此生兒生女在農村還是不一樣的。
田未仁家族,不但是他們這一代,自爺爺那一代,就有弟兄六個,叔伯輩有了二十多個家庭,到了田未仁這一代,分家單過的就有五十多家,這在一百多戶人家的田家灣,絕對是不可忽視的勢力。人數眾多,也就有了巨大的力量,多年來一直決定著村裏的大小事務,早年有家族祠堂的時候,田氏一門的事情都由田未仁的老輩家長管理,沒有了祠堂之後,村委會就成了全村的權力中心,也成為幾枝田姓人家爭奪的焦點,但每回的爭奪都是田未仁家族勝利告終,選舉票數的巨大優勢就是實力的象征,另外幾枝田姓人家被壓製,也是該怒不敢言。
盡管土改時擁有全村三分之二土地的田氏家族遭受了一定磨難,而且作為族長的田未仁的一個堂爺爺,被定性為大地主受到了政府的處理。田未仁的親爺爺因為排行老三,名下的土地並不是很多,也沒有那麼的罪大惡極,被劃為富裕中農,很多年都被另外幾枝田姓壓製著喘不過氣來,直到成分論消失之後,家族成員眾多的田未仁一枝才重新擁有了決策權和話語權。
過去的事情很遙遠,對於田未仁更是沒有記憶,唯一的印記就是從孩提時,富農崽子的身份就使他與少先隊、紅領巾無緣,更與三好學生無緣。看著村裏根正苗紅的孩子神氣的樣子,田未仁盡管說不清楚為什麼,可卻有著深深的嫉妒,甚至仇視,似乎是他們剝奪了他三好學生的資格,也隻有他們才讓他的少年時期不快樂。
漸漸長大以後,慢慢理解了成分的意味,也慢慢無奈接受了成分帶來的歧視和屈辱,可心中的仇恨卻沒有消失,而且蔓延開來,像野草般在心中瘋狂地生長著,這樣造就了他陰損暴躁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