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逐步深入(2)(2 / 3)

這樣形式的座談會,齊天翔已經組織召開了好幾個,相對於這樣人數的也有不少,似乎也就習慣了略顯擁擠的場麵。

座談會由宣傳部副部長唐明主持,宣布會議開始之後,簡單地介紹了與會的領導,特別是座談會的重大意義之後,莊重地請齊天翔講話。

齊天翔微微笑著,再次環視了會議室內的人員,慢慢地開口道:“全市新聞領域的佼佼者濟濟一堂,知名記者、編輯,著名節目主持人,這麼多人聚集在一起,可算是群賢畢至,陋室生輝啊!”

齊天翔的話引發了一陣會心的微笑,等待會議室內平靜之後,齊天翔緩緩地說:“宣傳思想領域,應該是黨和政府最重要的思想輿論陣地,是傳播黨和政府聲音的重要渠道,也是傳播主流價值觀和群眾訴求的重要橋梁,應該是我最先進行座談的領域,但直到今天,才召集大家坐在一起,原因我就不細說了。說重要的總是放在最後的,我沒有意見,因為好菜總是壓軸的嘛!說我對新聞宣傳領域的現實和現狀不滿,我也不持異議。還是那句話,不解釋就等於什麼都解釋了。在此,我隻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新聞應該怎麼做,宣傳應該怎麼搞,想明白了這個問題,這個座談會就有意義,否則任何高規格的會議,任何重要的講話,都不過是一個瞬間的片段,存在都是多餘,就不要說什麼意義了。”

談笑間,齊天翔的話題嚴肅了起來,神情也變得嚴峻,甚至有些刻薄了,“剛才梁部長說到了新聞服務對象的問題,話沒有說完,也沒有說透,但意思我卻聽明白了,那就是不滿和遺憾兼而有之的無奈,也就是我想讓各位思考的問題之一,服務什麼人的問題。”

沒容會議室裏有所反應,齊天翔就接著說:“說新聞是黨和政府的喉舌,這沒有任何問題。黨和政府的聲音,尤其是一些大政方略,需要報紙、電視、雜誌、廣播傳遞出去,達到廣而告之的目的,讓廣大民眾知道並理解執行。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些突出成就,一些先進的工作經驗和作法,以及一些先進模範人物的事跡和典型經驗,需要媒體廣泛傳播,達到推廣學習的目的。這是新聞媒體的責任,是義不容辭的使命,做好是必須,也是必然,否則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但做好了這些,是不是就可以萬事大吉,高枕無憂了,我看未必。”齊天翔的神情愈發嚴峻,語言也接近於尖刻,“做好了這些,隻能說是盡職,說白了就是能夠正常應用,與好和優秀還有很大的距離,這就像是留聲機,隻是能有遠遠不夠,因為沒有創新,沒有更大功能的服務,總有淘汰的哪一天。請問,現在誰家還有留聲機?誰家還在使用留聲機?”

“在現在多媒體時代,全媒體和自媒體蓬勃發展,網絡、手機,各種傳播工具都在傳播著自己的聲音,自己的觀點,以及自身的訴求,單純做好喉舌,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時代的要求了,這就是我們服務誰,怎麼服務的問題。跟著領導轉,領導的聲音就是明天頭版的新聞,就是今晚電視新聞的重點,這樣的服務沒問題,能夠得到領導的滿意,但長此以往,我們的工作與留聲機何異,與錄像機有什麼區別,存在的意義何在?”齊天翔的話語變得沉重,似乎也在思考,但說出來的話卻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隻唯上,不唯中,不唯下,傳遞的渠道就隻能是單向的,沒有活水之源的河流,總有枯竭的時候,總有被拋棄的命運。”齊天翔加快了語速,似乎這樣才能與自己漸漸激動的情緒一致,“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就應該想到怎麼創造性的開展工作,怎麼更好地貼近社會,貼近實際,貼近百姓生活,做好上傳下達的宣傳,以及下傳上達的反饋工作,這是作為新聞工作者必須要做的事情,更是回避不了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