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天翔的發言激起了全場的共鳴,掌聲更加熱烈,齊天翔接著說:“而今這些沒有了,孩子們從上幼兒園開始,就受到了競爭和超越的熏陶,學習不好今後就隻能掃大街,似乎掃大街就是對學習不好的懲罰。除了競爭和超越,孩子滿腦子被灌輸的就是物質生活的富足,成功人士的風光,或者是明星大腕走紅毯、秀緋聞的炫目,就是沒有人想過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這些在我們的百般寵愛和驕縱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是我們需要的接班人嗎?是這個社會未來的擔當者和建設者嗎?這是我作為父親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希望在座的父親們與我一起思考。”
“第二個是問題是社會崇尚的問題,是站在一個政府官員和城市管理者的角度說的。其實這個問題與剛才所談的問題,實質是一個問題,隻是角度不盡相同,一個是個人的角度,一個是社會的視角。這個問題的起始來源於我與兒子的一次爭論,議論的主題是美國文化和生活方式,在他的言談中處處露出羨慕美國富足的生活方式,以及創新發展所產生的動力和激情,我認真地告訴他,美國不是他看到的那樣,不說種族歧視和貧富分化,美國也存在著產業不均衡的嚴重問題,隻是美國的社會保障做的比我們好,美國主流文化和美國精神弘揚的很好,美國的強權地元政治也掩蓋了很多現實的問題,而且我還找到了一個反映美國農民生活的資料片,用事實告訴他,美國不僅僅隻有巴菲特、比爾蓋茨,不僅僅隻是凱奇和科比,而是眾多的美國人創造了美國。”
齊天翔的講話顯得深沉和憂鬱,會場裏更加安靜,隻有他低沉的聲音在回蕩,“令我感動奇怪和迷惑不解的是,我們的媒體和社會公眾,熱衷於告訴公眾一個虛假的美國,熱衷於傳播美國文化和精神,獨獨忘記了我們這個社會需要什麼樣的精神,需要什麼樣的精神引導。從古至今,沒有一個社會形態像今天一樣,沉湎與對財富和名利的追逐難以自拔,而社會形態卻在助推著這種畸形的文化,充斥我們視野的是造富運動,是富二代、官二代的任性,是暴戾的社會風氣和自私冷漠的人際關係,傾軋、欺騙、絕情幾乎天天都能看到和聽到,老人摔倒了不敢扶,孩子被親生母親賣掉,或者活活餓死。這是每天都能看到的社會現象,與之相對應的是社會保障的欠缺,是房價的節節攀升,是醫保、教育的高昂投入,以及買不起房,結不起婚,養不起娃,甚至是生不起、養不起、死不起的尷尬,這樣主流媒體不斷傳播的信息,能不讓人六神無主,讓人焦慮和抑鬱嗎?”
“這是我們的社會現實嗎?這是我們想要的生活嗎?”齊天翔似乎激動了,話語變得激憤,甚至有些咄咄逼人,“應該說這是現實,而且是真實的現實生活,但卻不是我們想要的。傳播者和受眾都明白,這樣的極端事例所占的比例,在我們這樣一個幅員遼闊,人口達十三億之眾的國家,危害範圍和影響又有多大?但幾天或數天發生在不同城市、不同區域是事件,放在一個時間段裏集中傳播,所產生的影響和效果就不可忽視了,產生的破壞性就更不能等閑視之了。一個害群之馬的危害,需要無數人,甚至一個群體多年的努力樹立起來的形象毀於一旦。應該說我們現在的生活,尤其是城市生活,與幾十年前有了很大的改善,提高的幅度更是難以計算,可為什麼所有人都沒有幸福感,沒有安全感,原因有社會保障的確實,更來自於導向的偏差。美國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們的擔當,是他們拯救世界的努力,而這些拯救往往都是美國的普通人,是消防員,是普通的科技工作者,是警察和農民。對比之下,我們的主流文化在幹什麼,我們的宣傳、思想和理論工作者在幹什麼?這不值得我們深思嗎?一個沒有向心力,沒有社會導向,沒有主流價值觀和精神的國家,一個沒有傳承的民族,就像一艘沒有航向的巨輪,會走到什麼地方,還有未來嗎?”
齊天翔的發言引發了一陣熱烈的掌聲,而且是真誠的、由衷的,齊天翔緩了一下神情,等掌聲漸漸平息後接著說:“第三個問題是群律的問題,是站在行政法學專業的角度說的。我們都知道,古代中國是十分講究個人修養和品行養成的,所謂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首先要求的前提是修身,是個人修養,不論是儒家的讀修,還是道家的無為,追求的都是淵博的知識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是以身作則的引領。這樣的輝煌時期出現在春秋戰國,這也是百家爭鳴和中華民族文化發展最為鼎盛的時期,這一個時期也是自律超越他律的黃金時段。隨後的若幹年,中國進入了封建社會的他律時段,在長達幾千年的演變和無數朝代的更替,農耕文明與封建集權法律相符相承地發展著,但從來沒有一個朝代像現在這樣,有著這麼完整的法律體係和分類,民法、刑事法、經濟法等等,還有難以計算的行政法規,不可謂不健全,可以說無論經濟活動,還是日常生活,甚至社會秩序的維係,都有越來越依賴法律的傾向。可在實際運行中,依法治國始終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法律依法打架、條款衝突,以及剛性不足,缺乏明確的可操作性的矛盾時有存在,有法不依、選擇性執法也屢禁不絕,甚至有專門在法律邊緣行走,鑽法律空子的行為。當自律不足於約束個人行為,道德不足於規範社會風尚,誠信都需要以法律的手段去規範的時候,他律的作用和效果日益受到質疑。一個龐大的社會體係,僅僅靠法律強行維係,勢必帶來法律剛性和執法者素質的巨大考驗,在現在我們的法律體係還不是很完善的情況下,過分依賴法律的權威,負作用不可忽視。這個時候就需要群律的作用,其實所謂的群律並不那麼高深,過去農村的家族宗法,現今社區的居民公約,還有各行各業的條約,都是群律的重要內容。對於規範社會行為,引領社會風尚都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因為接地氣,與百姓日常生活相關,也更容易起到相應的效果。當自律漸行漸遠,他律難以為繼的時候,群律能夠起到很好的淨化社會環境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