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審讀經濟(2)(1 / 3)

“齊書記對我們會展中心的項目規劃和總體思路怎麼看,能不能給點具體指示,也好讓我們按照您的想法把工作做得更好。”

一進餐廳,王世敏就迫不及待地問道,一路上看著齊天翔時而沉思,時而冷峻,又時而平靜淡漠的神情,主要領導的情緒捉摸不透,或者陰晴不定,王世敏的心也在七上八下的惴惴不安之中,幾次想開口問,可也是沒有這個膽量。

“這個餐廳裝修的不錯。”齊天翔緩緩地坐在了沙發上,與呂山尊對望了一眼,轉向王世敏淡淡地說:“下午還準備讓我們看些什麼?”

聽到齊天翔不著邊際的回答,王世敏有些氣餒,畢竟齊天翔的脾氣和秉性,他不是很摸底,也是他不敢冒然觸碰的。現在好容易進到了餐廳,區長黃誌去安排中午的菜肴並落實下午視察的事宜去了,有了這樣的機會,他才敢小心翼翼地試探,並盡力地套著近乎,可齊天翔的神情,卻讓他心生懼怕,而且有著深入骨髓的寒意。

盡管他對下屬經常誇口,曾經得到過齊天翔親自的教誨和關照,也得到過齊天翔具體而明確的幫助,還有其他一些攀附之言。其實也隻有他心裏明白,對於齊天翔,他的認識也僅僅止於官場的傳言,真正近距離的交往也不過就是那次酒宴,而在哪場關係到他前途和命運的酒宴上,齊天翔卻說得很少,甚至用惜字如金來評價,也一點不過分。多次的請求,精心的運作,花費了無數的心機,可從始至終齊天翔對他說過的話,加在一起也不超過二十句,所有的話幾乎都說給了王世安,而且是讚賞有加,酒量倒是驚人。對他的印象,似乎不冷不熱,客氣中保持著相當的距離,仿佛也是齊天翔的處事風格和所處的位置,這在以後的交往中也是如此,總是認真地聽,淡淡地說,很少涉及工作和敏感的人事問題。

來到西城區做區委書記,盡管接觸的機會多了起來,但也僅限於工作交往,而且齊天翔僅有的一次來西城調研,自己後麵的表現太過張揚,顯然是有些過了,引起了齊天翔的不滿。在這之後,他總想找機會把這個印象扭轉過來,尤其是對未來變動後的形勢,齊天翔的印象對他的仕途,還是至關重要的。

“小官靠本事,大官靠關係”,這是官場上經常說到的話,也是至理名言。對於像他這樣沒有過多關係和後台的幹部,想要一路往上走,難度之大不說上青天,起碼不是靠個人能力就能達到的。這也是他幾十年官場侵淫深深感悟到的。

大學畢業分配到省委宣傳部,這是令很多人都羨慕不已的地方,也著實讓他興奮激動了很長一個時期,也憑借著省委機關工作的炫目光環,與大學心儀已久的姑娘順利地走進了婚姻殿堂,提前收獲了愛情的果實。每每想到這些,都感到慶幸和欣喜。得益於國家教育製度的普及,使他這個農村的孩子得以走出廣袤的農田,走進大學的校門。大學生分配製度的實施,使他這個沒有任何權勢和關係可以依仗的農家子弟,可以憑成績進入省委機關,而且還是最後一批實施分配的大學生。如果沒有國家的這些政策和大政方針,真不敢想象等待他的會是什麼。

也就是這樣的感激和興奮使他度過了在省委宣傳部的最初幾年,短暫的興奮和激情之後,就是漫長的等待和煎熬,以及難耐的寂寞和壓抑。機關不需要激情,更不需要急切和熱情,需要的是耐心和等待,是不露痕跡的論資排輩,還有就是按部就班的打發時間。既不能太積極招人嫉恨,也不能太消極讓領導失望,更不能將自己的想法和才能都表現在臉上。大智若愚和大象無形,對於他們這些初入機關的年青人來說,不知道哪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可能帶來滅頂之災,而且沒有征兆,更沒有預演和準備的時間。這樣幾年的曆練之後才慢慢明白過來,知道機關工作印象和關係比努力更重要,但由於機關的特殊性,過分的張揚和攀附都是招恨的,能交結和親近的也就是處室領導,部領導和更高的領導是根本沒有條件,也是沒有能力接觸到的。

自從心思傾注於這些關係的交結,滿溢的工作熱情也就漸漸淡薄了,做工作和做好工作之間的界限模糊了,注意力都用在了猜度領導心思和喜好上了,就這樣幾十年時間就匆匆過去了。當往常不怎麼來往的同學,紛紛有了明確而具體的成就之後,往日省委機關工作的光環和自豪漸漸消亡,二十年的努力留給自己的除了過早謝頂的頭發,就是名不見經傳的副處級小幹部的現實。無奈之餘,剩下的就是嫉恨和鬱悶了。

好在華沂市幹部調整,需要從省委機關中選調幹部,盡管隻是縣處級職務,而且在相對貧困的華沂山區,處室以前的老處長推薦了他,而他也不假思索地答應了。理由很簡單,他需要機會,妻子需要榮耀,兒子需要有權勢的爸爸,這都讓他義無返顧地決定離開省城,到幾百公裏外的華沂市下屬條件艱苦的平邑縣,擔任縣委副書記。職務不高,卻是王世敏有生以來擔任的最高職位,而且是明確帶職的位子。

這一待就是三年,是王世敏記憶深刻的三年,撲下了身子在縣裏的工作上,想盡了辦法抓宣傳、抓組織,有時間就到基層調研和深入生活,同時不忘繼續交結有價值的關係。三年的付出,也使他對基層的風氣有了刻骨銘心的印象,精力的大部不是用來工作,而是用來公關,相對於省委機關略顯含蓄的金錢交流方式,基層更加明確,甚至就是赤裸裸的交易,他明白了這些,可還是不能完全掌握,並得心應手地使用,因此三年後的離開,隻是多了些認識,已經更加不安分的心。

回到省委宣傳部,盡管有了一個明確的處長頭銜,可卻並不能滿足他的欲望和想法,終於在一位原河州市委書記的運作下,成功離開省委宣傳部,成為河州市西城區的區委書記。職務雖然相同,但省委機關的處長,聽上去光鮮,可比著省會城市的區委書記,無論是權力,還是上升通道,都是不一樣的。省機關的處級幹部多如牛毛,終老在這個職位上的也大有人在,可區委書記卻屈指可數,而且手握重權,特別是人權和財權,這就有了交集和交換的資本,即使不能快速升遷,不出什麼大的紕漏或失誤,若幹年後離開也可以上掛一級到市人大或政協養老。王世敏沒有想過在這個職位上終老,他才四十多歲,有時間和精力運作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