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引咎辭職(3)(1 / 2)

“說說吧!把你真實的想法都說出來,是覺得不這樣做難以達到自己以身作則整頓吏治的決心,還是感覺現在的情勢還不夠嚴峻,或者認為我這老腰比你的率真更可靠。”

齊天翔一進貴賓室的門,尚未來得及說話和問候,林東生就劈頭蓋臉地說著,臉上的神情嚴肅而冷峻,相比於剛才會場上愕然之後的不悅,此刻卻是不滿和指責充斥著陰沉瘦削的臉,加之恨鐵不成鋼的埋怨,以及對齊天翔擅自做主的慍怒,多種複雜的情緒交織在一起,使得威嚴的眼神,也變得複雜和矛盾。

看到齊天翔呆立在哪裏,似乎在想著如何措辭和回答,林東生深深地歎了一口氣,伸出手來指指身邊的沙發,示意齊天翔坐下說話,臉上立即布滿了關切,盡量柔和地問:“手臂傷勢怎麼樣?聽說已經傷到了骨頭,還縫了幾針?你可真能耐啊!現場指揮居然把自己給指揮傷了,為什麼不到醫院處理完再過來,等著發炎嗎?還是等著住院?”

齊天翔不安地望著林東生,麵對林東生的指責,心中萌生了深深的愧疚,而且這種愧疚在緩步走來貴賓室的路上,就在慢慢地聚集,而在林東生的不滿和指責下,迅速達到了極限。相對於麵對消防戰士的遺體心生的愧疚,那種感情發自內心,是對自己處置不及時產生的懊悔和埋怨,直接和直白,是對自己行為的自責,而對林東生的愧疚,卻源自內心的自責和不安,是因為自己事先溝通和彙報不到,深深地傷害了林東生的的感情和尊嚴,是由於自己的忽視和盲目帶來的傷害,無法彌補,也難以解釋。

盡管齊天翔對自己辭職的行為,自始至終沒有猶豫和後悔,但麵對林東生的表情和深深的不滿,卻不知道該如何作答。林東生的詰問字字句句指向要害,都是齊天翔行為可能產生的主管意圖,以及嚴峻的後果。齊天翔確實難以回答,以身作則是自己辭職的初步設想和動機,以自己辭職的行為推動問責的啟動,這樣就會有人承擔相應的責任,付出應有的代價。作為省政府的第一責任人,他齊天翔能夠引咎辭職,承擔領導責任,市政府市長的王濤救難脫幹係,全市重大安全事故的第一責任人,又下達了火海搶救物資的命令,無論從哪個角度都難辭其咎,即使做不到免職處分,記大過處分還是少不了的。

這是齊天翔最初的想法,也是他能夠告慰犧牲消防官兵最好的方式,現在看來已經達到了效果,隨著自己辭職事件的實施和持續發酵,問責將很快展開,盡管可能不會對機關作風和政府機構有質的轉變,觸動肯定還是有的。

林東生話語中提示的嚴峻形勢,齊天翔不是沒有考慮,但卻並不像林東生考慮的那麼深,那麼嚴重,隻是知道自己的行為,勢必打亂林東生長期以來的謀劃,以及長遠的考慮。

這些考慮和謀劃,事實上年前在北京時就表現了出來,雖然認真的交談和交流,林東生和齊天翔之間進行的很少,但實際拜望和行為本身,引路和交接的意圖就十分的明顯。這些急切和心情,在年後上班,陪同中組部領導,對齊天翔任命正式宣布的會議上,就更是表露無遺,所有人都聽出了他交班的意圖,也感覺到他對齊天翔的為人和能力的肯定,似乎已是公開的秘密,也是可以按部就班達到的目標。

而此刻,隨著齊天翔的辭職,一切都會出現不同的變數,雖然結果不會如齊天翔所願,但延緩進程的可能還是不可避免的,這是林東生不滿的原因,也是埋怨齊天翔辦事欠考慮,思謀不周的主要原因。達到目的的途徑有很多種,並不是都需要采取極端的方式,這些是齊天翔應該明白的,也是應該讓他充分意識到的。

短暫的僵持之後,齊天翔還是率先打破了僵局,他明白正在氣頭上的林東生等待他的回答,自然不會率先開口,就算是不是為了生氣,林東生所處的地位和威勢,也主動不會再開口說什麼,而齊天翔此刻能說的話不多,過於尖銳的話題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隻好就坡下驢的從自己的傷勢入手,慢慢地開口道:“我這傷勢不要緊,盡管見到了骨頭,可卻沒有傷到骨頭,過幾天換藥的時候再去做詳細的檢查,也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