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齊天翔接到楊群山的電話,並驅車趕到省人民會堂的時候,結果已經明確。
正如河州市代表團的激烈討論一樣,各個代表團的反應都很強烈,甚至爭論也很激烈。這些來自全省各地,各個層麵的代表,盡管有著不同的層次和認識,但表達意見的方式卻是不同的。
對於人大代表的作用,以及例行年會的意義,其實每個代表都心知肚明,所謂的參政議政也僅限於程度的深淺,能夠左右事件進程,或改變既定策略的想法,不但不會有,連想想都透著單純和幼稚。
這與主觀和武斷沒有任何的關係,也可以說與長官意誌影響也不大,而是程序和進程決定的模式。試想一下,一個經過長時間籌備,又經過無數次會議審定,決定著一個省經濟和社會大局的會議,出現任何的重大改變,或者哪怕是重大的修正,體現的就不僅僅是統籌運作的問題,而是政治幼稚和不成熟的具體體現了,或者更可以上升到政治層麵去追究責任了。
因此按程序審議,按要求討論,按規定表決,這些看似走過場的行為本身,就透著縝密的安排和運籌,也是一個省份政治穩定,組織健全,社會平安的標誌,任何試圖的改變,都可能是不自量力的徒勞,也是一種不可能有結果的嚐試。
但這樣的機會偏偏就出現了,是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下出現的,而且是齊天翔主動自覺地提供給大會的,也就給各種猜測和努力,以及躍躍欲試充分想象的空間,有人力圖阻止這種事情的演變,可也有人樂見變數無限的放大,以此尋找多種的可能。
林東生敏銳地預見到齊天翔辭職可能有的變數,通過楊群山的幹預,使會議就此停擺,從而使事情就此停在了齊天翔主觀意向的程度,不使事情繼續發酵,並第一時間彙報給全國人大常委會,以及相關領導,然後在全國人大的指導性意見出來之後,很快召開主席團會議統一思想,從政治層麵使事態有個總體的把控,總算是搶得了先機,使得事態不至於失控。
十七個地市的代表團,包括省直和各群眾團體代表團,出現了大的分差,河州市、清河市、華沂市、海東市,齊天翔熟悉和曾經有過工作交集的城市代表團,以及省直代表團,表達了鮮明的態度,就是堅決反對齊天翔辭職,並提請全會予以否決。島城市、河東市、海西市,卻是另外一種態度,認為齊天翔應該承擔領導責任,引咎辭職是對全省人民最好的交待。山陽市、山陰市等另一些城市態度比較曖昧,作出的代表團決議沒有明確的傾向,提議全會通過表決取舍。
這樣的結果沒有出乎林東生與楊群山等人的意外,也是完全在意料之中的事情,盡管沒有過細的交談,林東生也能知道各代表團討論的結果,對於可能出現的態度分差,林東生有著清晰地判斷,明白各個代表團所能出現的結果,這不但來自於多年的政治敏感,更是對局勢的總體判斷,自信能夠左右這樣複雜的局勢。
林東生沒有參加主席團會議,而是直接參加了省直代表團的分組討論,然後直接參加了下午的全體會議,自始至終都沒有發表任何的講話,也沒有明確表明態度,但這種無言形成的震撼和威勢,卻始終左右著事態的發展。
齊天翔到來之前進行了大會表決,先進行的是省政府工作報告,以及本年度經濟預算和計劃的表決,自然是全票通過。接下來才是關於齊天翔省長職務的任命表決,由於有齊天翔引咎辭職的請求,先對齊天翔的辭職申請進行表決,結果是以多數票反對予以否決。同時做出了主席團決議,鑒於齊天翔的辭職請求,以及代表提議,決定延長齊天翔省政府代理省長的任職時間半年,屆時由省人大常務會議予以表決,並通報全體代表。此項主席團決議提請大會表決時,獲得了全票通過。
投票過程有序進行,似乎是刻意的安排,經過工作人員短暫的計票過程,當楊群山宣讀完大會表決結果,並請齊天翔同誌發表就職講話的時候,齊天翔恰巧出現在了會場,在工作人員引導下,緩步走上主席台,走到了講話席前。
齊天翔的出現引起了全場一陣騷動,隨即就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整個會堂一改莊嚴肅穆的氣氛,變得歡快熱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