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省府分工(9)(2 / 2)

也是位次的排列,齊天翔坐在會議桌頂端的位置,對麵是秘書長周通,兩邊左邊是羅劍,右邊是劉曉軍,然後左邊挨著羅劍的依次是蕭山、孫萍芳、張鈞、廉季成,右邊挨著劉曉軍的依次是王向東、徐方、張萬福、雷秋實、王俊明,基本是按省政府各位領導的排序,一左一右順序而坐。所有人都涉及到了,唯獨坐在右手邊的劉曉軍,始終沒有被關注,就像是被忽略了似的。

這麼重要的位置,這麼重要的人物,齊天翔沒有理由忽視,更沒有膽量冷落。

劉曉軍是從國家發改委副主任位置上,直接調任河海省副省長的,其在發改委也是排在副主任第一的位置,主管項目審批和資金審核,可以說是炙手可熱的一個位置,也是很多省市領導希圖交結的重量級實權人物。這次空降河海省,盡管是直接任職,而不是掛職,很多人直觀的感覺,就是一次鍍金之旅,時間最長也就是兩年,為換屆後接手發改委主任作履曆上的補充。至因為是任職,而不是掛職,就是為了積累基層任職工作經驗,所作的鋪墊。

這樣的重量級人物空降河海,而且一來就排名副省長第二位,擺明了就是要讓他有所作為,積累基層工作經驗,就是要有政績和突出的表現。齊天翔的分工安排,擺明了還是讓他從事老本行,繼續與國家發改委打交道,在項目和資金方麵為河海爭取一些好處,另外就是利用原有的人脈關係,在國資和工信,特別是在能源、電力等方麵,獲得更大的利益。

齊天翔的用意,與中央的意圖,以及劉曉軍的本意,都背道而馳,甚至格格不入,難怪讓所有人感到棘手,而且有些不可思議,都猜不透齊天翔的葫蘆裏,到底裝了些什麼藥。

能夠公然漠視北京和劉曉軍本人的意願,齊天翔一定有自己的想法,但誰也想不明白齊天翔為什麼會這麼做,又是出於什麼目的。順勢而為,把文化,廣播電影電視,或者民政、旅遊這些出鏡率高,利於見到效果的行業和部門,交給劉曉軍管理,既可以迅速開展工作,又可以見到政績和效果。很快劉曉軍就可以功成名就回到北京,順利達到目的之後,一定會感念河海的厚待,也會感念齊天翔的關照,自然會在今後的工作中,對河海省,乃至齊天翔予以回報。可就是不知道齊天翔出於什麼考慮,放著順水人情不作,非要給自己製造麻煩,樹立一個無形的障礙。

這點從齊天翔的臉上看不出答案,齊天翔的神情始終溫和平靜,淡然的麵部看不出過多的情緒流動,似乎並不在意劉曉軍的感覺,會議開始以來,除了環視之下的目光對接,兩人之間幾乎沒有目光交流,完全看不出一點異樣。齊天翔自顧自地協調各位副省長的分工,各種表現和表情,都針對特定的人員,根本無暇顧及劉曉軍的感受或變化。

齊天翔的臉上看不到什麼變化,可以解釋為善於掩飾,或者有意回避。但奇怪的是,所有好奇的目光,在劉曉軍平靜的神情裏,也找不出任何的端倪。

似乎就是在等待,等待著齊天翔的安排,等待知道答案,劉曉軍的目光始終空洞地凝視著對麵牆上的掛鍾,似乎就對這個感興趣,自然放鬆的神態使得白淨文雅的臉上,隻有淡然和寧靜,沒有過多的情緒流露,正就像是等待飛機或火車的乘客,知道時間或時機尚未到來,還需要耐心地等待,所以心態和身態,都顯得鬆弛,顯得恬淡,甚至在某種意義上,似乎除了等待自己想要的結果,其他的議題和討論,根本就與自己沒有什麼關係,或者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隻需要安安靜靜就夠了。

這樣的現象持續著,讓所有人摸不著頭腦,當然也增加了更多的猜疑和好奇,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好奇慢慢在聚集著,似乎再也難以壓抑,而所有人的心目中,也都明白,即使再善於掩飾,隻要不是刻意的表演,總會有所表露的,而謎底揭曉的時間,也在越來越直接地迫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