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安全如天(7)(1 / 2)

“會議開了三天,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一個部門性的會議開了這麼長的時間,這在我省的曆史上,還是第一次。說明了什麼問題,我不說大家也會想得到。”林東生的講話以閑聊天的方式開始,語調平和,表情平靜,似乎很閑適的樣子,慢慢地接著說:“盡管大家都能想得到,我還是願意多說幾句,算指示也好,要求也罷,都是必須說清楚的話。”

簡短的開場白,寥寥數語,就將全場的氣氛調動了起來,而林東生的神情,也變得嚴肅起來,“年初事情多如牛毛,將大家專程召集到一起,以這樣的形式開這麼一個會,不是省委沒有重要的事情做,也不是省政府沒有什麼主要工作著手,而是要在年初就給大家提個醒,今年的安全生產和隱患排查,將是一件來不得半點馬虎的大事,是要見到實際效果,出點動靜的。”

“經濟應該怎麼發展,社會進步應該體現在哪些方麵,城市美好以什麼為標準,民眾的幸福生活究竟如何衡量?”林東生一連串的疑問像是自問,又像是向會場尋求答案。對於這些疑問,似乎還是有些言猶未盡,接著問道:“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究竟應該體現在哪些方麵,應該如何實實在在地落實在實際工作中,這就需要在座的各位認真予以思考,認真地捫心自問,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政績觀,需要什麼樣的指導思想?宗旨意識是不是還清晰,理想信念是不是還純正,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是不是還真誠,對黨的事業是不是還依然熱忱和忠誠?”

林東生一口氣拋出了一連串嚴肅的問題,神情也變得肅穆和嚴厲,聲音盡管沒有什麼變化,但卻透著威嚴和凝重,目光從台下轉到主席台,又從主席台轉向台下,繼續責問著:“不管進到哪一個城市,都像是進入了一個大工地,建設高潮此起彼伏,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隨處可見高樓大廈林立,燈光霓虹閃爍,繁華和盛景的下麵,卻是年久失修的地下管網係統,隨時都可能出現隱患和災害。水漫金山不是神話裏的故事,每到雨季,一兩次暴雨就可以到城市看海。這是黑色幽默嗎?這就是如今城市建設的現實。”

“光鮮亮麗的同時,大廈的背後是破敗殘舊的老舊建築,有些居然矗立了半個多世紀,成了被遺忘的角落。強烈的對比之下,老百姓的,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住房改善,難道隻是一種奢望,隻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林東生似乎並不願就此打住話頭,而是接著說:“城市是這樣,農村呢?在座的各位,我不知道有誰還在關注著農村,關注著我們的衣食之本。在所有的經濟機構和實際產出中,農業是投入最大,產出最少,回收最慢的領域,現在基本成了滋生字麵、自我循環、自我發展的狀況。投入減少了,農田水利設施荒廢了,農業技術指導和管理鬆弛了,農民種什麼、怎麼種沒人願意關注了,土地撂荒,過度施肥,或者任意施肥的問題愈演愈烈。食品安全和糧食安全如何保證,似乎就不在黨政領導的發展規劃裏了,甚至還樂見這樣的場景出現,耕地撂荒正好可以建開發區,開發房地產,這才是即見效果,又見政績的兩全其美的好事。”

“農業如此,工業領域呢,除了熱衷於能源和礦產開發,基礎工業誰在關注?產業升級和做大做強誰在努力?倒是都對基礎設施建設感興趣,對麵上的光鮮感興趣,這樣的經濟發展和投資衝動,帶來的實際危害可能短期內難以顯現,但發展路徑單一,產業銜接斷裂,早晚是要產生大問題的。”林東生似乎不願再說下去了,目光環視著會場,緩緩地說:“麵對這樣那樣的問題,省委、省政府組織召開了這次會議,就是要讓大家冷靜一下,回過頭來查找發展中的問題,以安全責任製為突破口,目光向下,向最基礎的薄弱環節探尋問題,完善經濟結構和發展路徑,使均衡發展,和諧發展成為實實在在的現實,而不再是口號。”

林東生講話結束後,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但可能很明顯地感覺到,掌聲中有著很複雜的成分。因為林東生代表省委的講話,傳遞著一個重要的信號,那就是省委、省政府要對經濟結構,特別是發展思路,進行調整和規範了。安全會議隻是一個契機,或者隻是一種表象,實質性的運作或許已經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