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調查處理(6)(2 / 2)

“表彰和獎勵是一回事,事故的調查處理又是另一回事,不能以成績掩蓋問題,更不能沾沾自喜。”齊天翔的神情由溫和,漸漸變得嚴峻,語調嚴肅地說:“事故是什麼性質,在座的各位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這是下來童局長調查決定的事情,我沒有權利說,更不能下什麼結論。但我能說的就是,每個人都應該端正態度,正確對待調查,正確對待事故,這才是作為一個黨員領導幹部,應該有的黨性原則和覺悟。”

齊天翔幹脆利落地將自己的想法合盤托出,這也是上午接到周通電話,告知童安山請他過去開一個協調會時,就已經定下要說的話。

事故救援告一段落之後,原本應該順理成章地進入善後和調查處理階段,而恰在此時,國務委員蒞臨視察,林東生也不得不專程過來,打亂了童安山的工作程序。不但如此,國務委員對救援工作高度的評價,以及對組織協調和配合工作的肯定,特別是對事故傷亡情況的欣慰,都給童安山的事故調查處理,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已經定性為礦難的事故,強化了自然災害的因素,也間接肯定了事故的必然因素,顯然也有著多種的考量。比如穩定,比如顏麵,這些都不是事故調查本身應該有的概念,卻由國務委員高調提出,並頻頻暗示,其中的政治因素和意圖,在官場侵淫多年的童安山,不可能沒有感覺,更不可能漠視不理,這既是一種政治覺悟,也是對能力和智慧的考量。

在這種情況下,齊天翔的態度就顯得至關重要,這不但代表他個人,更代表省委、省政府,是一個很重要層麵的聲音。如何看待事故的性質,如何配合調查處理工作,都關係到童安山的工作,是不是能夠順利進行,更為關鍵的是,能不能既符合領導意圖,又還原事故真實。齊天翔代表著一股強大的力量,這種力量是不容忽視的。

這就是齊天翔飯後急於趕過來的原因,任何的慢待和忽視,都可能帶來負麵的影響。想得到皆大歡喜的結果,不但自己要有積極的態度,明確的傾向,還要顯示出義憤填膺的正義感。這樣不僅不會幹擾童安山的調查思路,反而會使他產生更多的顧慮,或者說他會將河海省政府的態度,以及他齊天翔的利害考慮到裏麵,產生積極的催化效應,從而有助於事態想著好的方麵發展。

這就是齊天翔一路上考慮的方法,也就是老話說的:“要想甜,加點鹽。”的奧妙所在,反其道而行之,更會收到意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