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完了所謂的通氣會,齊天翔與童安山簡短地交談了幾句,就交代張萬福,與省市安監部門的人員,全力協助童局長他們的調查工作。離開會議室,就在周通和梁誌新等人的陪同下,趕到了醫院,再次看望受傷住院的礦工師傅們。
與國務委員和林東生的視察和慰問不同,齊天翔此時的到來,不僅僅是走馬觀花的看望,而是逐一對受傷的人員的康複治療,與醫院院長和專家進行研究和探討。
經過幾天的恢複治療,被困人員基本上已經恢複了體力和精力,除被困掌子麵的部分人員康複出院之外,一些年紀較大,或者身體比較虛弱,特別是被壓埋在礦車裏的礦工師傅,身體和心理的恢複需要更為精心的治療,大多都被轉移到勝利煤炭集團設在島城市的海濱療養院,進行心理幹預治療。現在醫院裏住著的,都是受到不同程度傷害的人員,除了三位傷勢比較嚴重,其餘人員都采取了相應的治療手段。
在醫院會議室,齊天翔等省市領導,耐心細致地聽取了專家及醫護人員,對每一個受傷礦工的病情介紹,以及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來自省裏和勝利醫院的這些專業人員,對於每一個病人的情況,都進行了不止一次的會診,掌握了大量準確的病案材料,介紹的情況很有針對性,也很有依據。
齊天翔等領導,盡管有著豐富的政治和經濟工作經驗,但在這些醫療和康複方麵的專家麵前,卻是十足的門外漢,隻是耐心的傾聽,認真地判斷,直到每一個病人的情況都介紹完畢,才滿意地離開。
拋開了專業領域的話題,齊天翔在聽完彙報後,認真地叮囑院長和專家們,一定要拿出更多的精力,千方百計地治療受傷礦工,不但要讓他們康複出院,還要在精神和感情層麵,給予充分的關懷,使他們能夠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感受到社會和集體的關愛。這不但是治病救人的業務工作,更是一次嚴肅的政治任務。
齊天翔認真地囑咐著,其實自己心裏也清楚,這樣的要求隻是一種姿態,或者說是一種態度,是一級領導必須的要求。對於這些醫務工作者來說,做好傷員的救治和康複工作,是他們的本職工作,同時也是對集團的一種良好表現,這點比什麼都重要,是根本用不著強調的,他們很明白這些。
從醫院裏麵出來,回到賓館簡單吃了午飯,稍事休息了一會之後,齊天翔一行又來到了文娛中心,遇難礦工的祭奠和悼念活動,都安排在這裏進行。也是除了醫院之外的,另一個引人關注的中心。
依然是花圈和挽幛簇擁的場景,依然是哀樂低徊悲痛不已。齊天翔等人仍然是與前天到來時一樣,在文娛中心大院門口下車,緩慢地沿著花圈夾就的甬道走進大廳,接過工作人員遞來的鮮花,緩步走到懸掛著的七位遇難礦工的遺像前,恭恭敬敬地默哀鞠躬,然後將手中的鮮花敬獻到遺像下方,與家屬握手慰問,表示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