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工業現場會(14)(2 / 2)

“我身後的車隊裏,有農業種植收割機械,有起重載重機械,有工礦設備,也有紡織服裝產品,我們是機械大省,裝備製造業是我們的重要工業基礎,近過多年的轉型升級,我們的產品不但先進和潮流領先,而且設計和質量都很過硬,這些我充分自信。”

齊天翔停頓了一下,與台上的各位嘉賓和主持人,進行短暫的目光交流之後,才繼續說著:“這些東西現在就放在會展中心的展廳裏,怎麼樣不用我說,大家可以現場去看一下。尤其應該說的是,我們曙光廠自主知識產權的車用發動機,以及功能先進的電子總成,先期組裝的幾輛樣車就在其中。這裏有馬力強勁,功率超強的越野車,性能和駕乘體驗堪比國外任何品牌的越野車,還有性價比優越的經濟型多能源轎車,還有比我所乘坐的專車發動機更優越,性能更優越,價格也更低廉的轎車,可現在仍然停留在樣車的階段。”

“我不是個單純的民族主義者,也不厭惡國外更為先進的科學技術,但我更不會崇洋媚外,我隻看事實,以及發展和影響。”齊天翔眼神變得嚴峻,接著說:“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麵對千瘡百孔的民生經濟,以及蒼白的民族工業體係,就有一大批有良知的民族企業家,高舉實業救國的大旗,禪精竭慮地建立起我們初期的工業體係,盡管單薄,可卻有了我們自己的品牌和產品,洋煙、洋火、洋油、洋釘如林的產品包圍之中,畢竟還有了一些我們自己的東西。”

“建國之後,麵對百廢待興的國民經濟體係,以及嚴峻的國際環境,老一輩政治家高瞻遠矚地提出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建國發略,傾盡全力建立起完善的工業經濟體係,保障了國家建設和民生需求,也使我們國家在政治上,經濟上,特別是國防建設方麵,有了獨立自主的傲氣和傲骨。”齊天翔似乎意猶未盡了,盡管知道自己的話題,已經遠離了問題,可還是繼續說道:“改革開放,極大地激發了全民創業的熱情,以及工業發展的熱潮,多種經濟成分迅速發展了起來,壯大和繁榮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國家實力,可我們做大的同時做強了嗎?自主品牌的消失,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的弱化,產品定價權和話語權的失去,試問這樣的形勢麵前,我們憑什麼參與國際大市場的競爭,以什麼振奮我們的民族精神,又如何體現我們強大的國力和影響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