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常委爭論(19)(1 / 2)

齊天翔需要盡快建立自己的圈子,林東生需要維護自己的權威,這些現實的需要,遇到爭端的時候,是都會在意的,因為這些都不是為了眼前的自己在做,而是很多自己圈子的利益。在這樣的時候,任何的得失,都注定可以打破他們之間已經建立的平衡和默契,形成一種暗中的裂痕,從而不斷放大,也就事實上形成混亂。

將相和世事興,而將相失和,必然會引起動蕩和混亂,這是曆史所反複驗證的經驗。侯哲海深諳此道,也明白離間黨政兩位一把手的關係,可以形成的實際效果,盡管沒有絕對的把握,但還是願意試一下。看看沒有態度的林東生,力主梁冰玉上位的齊天翔,麵對劉毅斯將要勝出的現實麵前,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這是拋給林東生和齊天翔的一塊燙手山芋,就看兩位如何接手,又如何化解。同時,也是給各位常委一道必須回答的嚴峻命題,保皇派和新生代,以及騎牆派和逍遙觀望派,都麵臨著兩難的選擇,而現實的權利均衡格局,林東生占上風是肯定的,落敗的齊天翔必然心生怨恨,而矛盾就會積蓄,與幾位追隨的新生代常委,也會產生裂隙,矛盾即使不會立即產生衝突,卻會在今後的工作中體現出來。

新舊派係因觀點不同,產生的間隙和矛盾,體現在工作中的混亂,經過有目的的放大,造成的實際影響是可以預見的。一旦這樣的局麵形成,中央插手河海政局的可能性就會出現,而變數也會增大,他侯哲海的勝算幾率就會增大,這要比自己攪進局裏單打獨鬥,要省力很多。

古人有二桃殺三士,今日他侯哲海有大禮送怨恨,相隔千年以上,卻會有異曲同工之妙,侯哲海也不禁為自己的智慧所讚歎和折服了。

想到這些,侯哲海不由環視著會議室裏的各位常委,而且刻意在林東生和齊天翔的臉上稍作滯留,觀察著兩人的反應,判斷著他們的心情,以及可能采取的措施。

也就是片刻的時間,林東生就明白了侯哲海的用意,也想好了應對的方法,可望著得意炫耀的侯哲海,以及驚異中的各位常委,卻不急於回答,而是微微笑著望著眾人。

短暫的嘈雜之後,會議室恢複了平靜,林東生望著侯哲海,隨即麵向齊天翔,淡淡地說:“哲海同誌每每發言,往往都能有驚人之舉,出口就能成章,而且處處有典,不愧是學富五車的學者,我們真應該向他好好學一下,搞行政管理工作,既要懂經濟,更要懂政治,而這些古人給我們提供了很多現成的事例,既可以活學活用,也可以老樹新枝,總之會學還得會用才行。”

林東生的話是看著齊天翔說的,看似溫煦平和,也像是對大家所說,可齊天翔卻很清楚林東生的話意,以及想提示和表達的意思。就像是林東生剛才的反應一樣,齊天翔也是被侯哲海的提議驚呆了。知道侯哲海會表示異議,甚至打橫拳攪局都是可能的,但卻怎麼也不會想到他會在抑製自己的同時,倒向林東生。短暫的迷惑之後,很快也就想到了二桃殺三士的典故,明白了他的用心,不禁對他的險惡用意,以及機謀暗暗叫絕,能夠想到這樣的方法,說明他不但看透了棋局,而且也看透了博弈的奧妙,能在短時間內形成如此判斷,證明了他機謀和敏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