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環境問題(11)(2 / 2)

陶然說著話,眼睛看向了坐在韓自在旁邊的縣長王同軍,聲調嚴肅地說:“王縣長來說說吧,究竟是怎麼回事,如果你也不願說,那麼就請你們兩人從這個會議室裏出去,請願意說實話的人來說。”

陶然嚴肅的神情,冷冷剛硬的話語,立即使韓自在的臉色變得灰白,臉上也像冰凍了一般,可卻沒有多說什麼,而身旁的王同軍,卻瞬間臉色變得潮紅,緊張激動交織在一起,還有強烈的意外,使他一時不知道如何應對。眼睛緊張地望著齊天翔,又望望陶然,隨即又側過臉看了一眼韓自在,麵對著自己這排貴水縣嘩然的議論,以及驚愕的神情,頓時陷入了矛盾和糾結之中。

在貴水縣的官場中,這麼些年,是隻知有韓書記,而不知有王縣長的,無論大事小情,沒有韓書記的指示,那是根本沒辦法去作的,做了也是白做,而且不是無疾而終,就是胎死腹中,全縣隻有一個聲音,那就是韓書記的聲音,其餘任何聲音都不被允許,也不可能傳遞出去,更不可能形成力量。

研究生畢業這幾年來,初期在北京的城市研究院找到了不錯的工作,可隨著提倡基層組織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要求,不知貴水縣怎麼打聽到了他的工作地址,以“同是貴水人,為家鄉做貢獻”為旗號,動員他回鄉工作,並且許諾了很多實際的好處,最誘人的就是直接任職副縣長,而且不用考察,更不用過渡。

也就是這副縣長的條件最終打動了王同軍,作為山裏出身的學子,升官發財,衣錦榮歸,這些世俗的誘惑,還是有著很大的精神感召力的。能夠成為家鄉縣城的父母官,實實在在地為家鄉做些貢獻,特別是為父老鄉親,家鄉鄰裏謀些實際的好處,不但是件很有麵子的事情,也是他夢寐以求都想做的事情,現在就在眼前,怎麼能不讓他心動。

為了穩妥期間,王同軍在研究院辦了停薪留職後回到了貴水縣,事情正如來人許諾的一樣,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就走完了省市兩級組織部的任命程序,成為貴水縣最年輕的,也是學曆最高的副縣長,而且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成為了真正的縣太爺,正式成為貴水縣三十多萬百姓的父母官,實現了讀書致仕的夙願。

這一切都是按照韓自在的意圖辦的,至於真正的原因王同軍不知道,但他知道,在貴水縣,真正的縣太爺是韓書記,自己隻是一個陪襯,按照韓書記的指示辦事就是最基本的要求,做好工作也必須這樣作。

開始的幾年,王同軍確實是這樣作的,正式從研究院調到貴水縣之後,沒有了退路,王同軍的潛意識裏就是要為韓書記馬首是瞻,這除了感恩的成分,更多的也還是年輕幹部對基層工作的一無所知,沒有韓書記手把手的引導和指教,什麼工作都做不好。

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職務和權力的脫節,王同軍漸漸對韓自在霸道武斷的行為方式,產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甚至產生了抵觸情緒,可卻是敢怒不敢言,都知道自己現在的一切得益於韓書記的關照,忘恩負義的名聲是他不願背負的。另外,還就是清楚地認識到,韓自在的權威以他目前的實力,是根本難以撼動的,盲目的衝撞不但自不量力,也是很不明智的做法。

幾年的積蓄力量和思考,使得王同軍的認識越來越清晰,要改變韓自在雄踞貴水縣的局麵,他需要等待機會,必要時還要依靠外部的力量,而在這一切到來之前,他能做的就是俯首帖耳,唯命是從,不管外麵的傳言再多,在不利於自己,也要咬著牙忍住。

常常的王同軍會不自覺地自比勾踐,臥薪嚐膽十年方能一雪前恥,比著帝王間動輒生命付出的絞殺和爭奪,自己受點委屈算什麼,又有什麼不能忍受的呢?

而此刻,感覺告訴他,他苦苦期盼的機會,可能就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