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老閆早就準備了,而且紅霞嫂子都已經過去幫忙了,還用得著你?”閆麗嗔怪地瞪了齊天翔一眼,隨即說道:“你們還得稍等一會,我還得上去拿點東西,順便也打個招呼。”
等著閆麗上樓拿東西的時間,齊天翔與羅劍通了一個電話,除了告知自己回來的信息之後,也簡單地將貴水縣的情況進行了溝通,主要還是一個禮節性的交流,表達一下同事間相互的尊重。
忙完這一切,齊天翔才算真正放下心來,進入到真正意義上的‘偷得浮生半日閑’的狀態。
進入南部山區嶽父的小院,看到閆博年正在小菜園裏忙活著什麼,齊天翔打了招呼之後,隨同閆麗進到屋裏,與嶽母和紅霞嫂子打了招呼,然後才又回到小院裏,將小石桌上的茶壺裏蓄滿熱水,倒了一杯熱茶端到了閆博年麵前,遞給他喝了幾口後又接過來放回到石桌上,蹲在了閆博年身邊,看著他不停地忙碌著,仔細尋找可以幫忙的機會。
“以前種番茄都是不用搭架子的,可老方今年給我寄來的這些種子,不搭架子還不行,說是什麼新品種,可伺候起來也費勁不小。”閆博年一邊忙活著手中的事情,一邊對齊天翔說:“我就想這個番茄是不是與絲瓜或者南瓜進行變種處理了,以前都是一棵一棵地生長,現在可好,像絲瓜一樣往高裏長,而且長到哪裏果實結在哪裏,結的還多,味道也不錯,隻是沒有以前的番茄個大。”
齊天翔看到閆博年拿著一根繩子,想要將地上的一棵西紅柿立起來,就伸手扶住了那棵西紅柿,好使閆博年能夠容易綁繩子,而且聽的閆博年還是稱呼西紅柿為番茄,就順著他的稱呼說道:“就如您說的,這種番茄就是嫁接後變異的品種,與所謂的太空育種的彩椒不同,是采用基因變異的方法獲得的,最初的作用還就是園林觀賞,後來才進入了食品領域,有水果蔬菜之稱。”
閆博年知道齊天翔想要說的意思,就嗬嗬笑著說:“不管是觀賞,還是園林,實用還是第一位的。想想以前,番茄也就是這麼一個季節才能成熟,粉嘟嘟的十分誘人,咬一口汁多沙甜,也就是當水果吃的,而且也沒有什麼農藥殘留之類的危害,更不用擔心食品安全,常常是摘一個手一抹就吃了,感覺就像喝了糖水一樣。”
看著齊天翔默默地幫助他幹活,卻並不回應,閆博年就歎了口氣感慨地說:“不像現在,什麼食物都需要先科普一下,才敢放心食用,而且很多的方法都顛覆了傳統的認識。就像這新品種番茄,需要的不是疏棵、鬆土、疏葉透光這類操作,反而是支架、引藤、疏果這類的事情,和以往種豆角的程序基本相似,讓我這個本身就沒有什麼農活經驗的山裏娃,還得重新學起,也還真是活到老學到老了。”
閆博年沒等齊天翔回應,就接著說:“不過這樣也好,起碼讓我有一個重新認識和熟悉事物發展脈絡的過程,而且在摸索中也漸漸體會到了因勢利導的快樂。越是複雜多變的事物,越有可塑性,越是枝蔓叢生的植物,越能夠根據自己的意願去改變,這樣複雜的事情就變得簡單,自己的意圖也可以逐步的實現,變與不變之間就形成了一種平衡,而我這個農夫卻可以在這其間體會成功和快樂,品味勞作的甘甜,這一切都源於四個字---因勢利導。”
齊天翔突然明白了閆博年想說的意思,也明白了閆博年選擇菜園子作為說話地點的精妙之處,心中的震撼難以言說,也對閆博年的智慧和睿智暗暗佩服的五體投地。老人不是在用語言來傳輸他的想法,而是用行為去感知他,讓他自己去感悟,去思索。這是老人特別的交流方式,更是他作為嶽父和長輩所能采取的最好手段。
在齊天翔的眼裏,老人滿臉刀刻斧鑿的皺紋中,蘊藏著的不僅僅是生活的閱曆和艱辛,也不僅僅是經驗和滄桑,而是智慧和感悟,是一生思考和心智的精華所在,不用刻意去分辨和鑒別,隻要去感知就可以了。老人的一生就是一本大書,每一段的精彩,都可以在這些皺褶中去找到,不需要猜度,隻需要認真地去讀,去品味就足夠了。
齊天翔欽佩地望著閆博年,想著該怎樣去回答他智慧的語言啟發,可卻似乎沒有想好,隻是不停地幫閆博年忙碌著,以此緩解心中的思慮。
好在這個時候,閆曉蓓打斷了他們的談話,也使齊天翔暫時得到了緩解,而閆博年的有意回避,更是給了齊天翔深入思考的時間,迫使他逐漸地理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