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尋求共識(5)(1 / 2)

齊天翔暗暗下定著決心,可臉上卻是恭敬的神色,慢慢地站起身來,端起茶幾上茶壺,給林東生麵前的茶杯裏續上熱茶,然後轉身坐回到沙發裏,拿起自己的皮包,掏出了小張按自己要求準備好的幾個方案,緩慢地放著林東生麵前的茶幾上,認真地說:“我帶來了幾個方案,請您過目。”

林東生疑惑的眼神似乎是在詢問齊天翔,而齊天翔在拿出哪幾個方案的時候,就已經下定了決心,而且決定單刀直入,就從機構改革開始談起,貴水縣的事情不再提起,留待以後合適的機會再說。因此迎著林東生的目光,平靜地說:“這是省交通廳擬定的機構改革和精簡草案,還有就是編辦初步整出來的一個精簡方案,請您給把把關。”

林東生聽著齊天翔的解釋,緩慢地拿起茶幾上的方案,又拿起茶幾上的老花鏡戴上,在看資料之前又抬手示意齊天翔喝茶,然後才埋頭在方案裏,認真地看了起來。

齊天翔靜靜地等待著,專注地觀察著林東生看方案的神情,直到此刻齊天翔的心緒才慢慢平靜了下來,盡管隻是一種試探,可卻對結果有了明確的預期。

辦公室裏變得安靜了下來,除了林東生翻動紙張的聲音,就是兩個人粗細不一的呼吸了,空氣仿佛也凝固了起來,這樣持續了十幾分鍾的時間,直到林東生看完了材料,才由恢複了自然的流動。

林東生將手中的材料整理好放在了麵前的茶幾上,又摘下了老花鏡慢慢地放在茶幾上,擺擺手拒絕了齊天翔遞來的香煙,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又放回的茶幾上。

林東生的動作很慢,似乎伴隨著思考,做完這一切之後,深邃的目光望著齊天翔,緩緩地說:“這些工作準備怎麼著手,誰來挑頭做這件事?”

對於林東生突如其來的問話,齊天翔沒有覺得意外,倒是很欽佩林東生的老到和慮事周詳,這麼大的一項工作,複雜和艱難程度將超出想象,麵臨的阻力和壓力也是可以想見的,弄得不好可能前功盡棄。林東生不可能不考慮這些因素,沒有這些疑問就不是他慣常的行為方式了。

“初步的設想成立一個領導小組,我來挑頭,具體工作由省政府辦公廳和編辦負責,各單位一把手進入領導小組,省政府先來,然後地市跟進。”齊天翔認真望著林東生,斟酌著詞句說著自己的想法,緊接著補充道:“辦公廳這邊準備讓周通同誌具體負責,先把架構立起來,由省交通廳先行試點,年底之前全省鋪開。”

聽著齊天翔的講述,林東生神情專注地望著他,似乎是在快速地思考著,良久才果斷地說:“成立領導小組是必要的,辦公室由周通同誌負責我也沒有意見,但挑頭人選你來不合適,還是我來吧!”

望著齊天翔略顯急切的神態,林東生微微歎了口氣笑著說:“全省範圍的機構改革和人員精簡工作,牽扯麵大,涉及的部門和人員眾多宣傳動員、部署實施、幹部安置、違規處置,以及監督落實,方方麵麵需要協調配合的單位和部門很多,應該是省委、省政府共同協力領導實施的工作,作為省委書記,我責無旁貸,你負責省政府方麵的事情,組織動員和督促監督我來做。”

“機構精簡,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是傷筋動骨,牽扯到很多人的利益,而且還是切身的利益。”林東生似乎還是想說服齊天翔打消念頭,可語氣顯然已經不是那麼堅決,“這麼多年了,無論是中央和地方,精簡的決心都很大,利害關係也很清楚,可真正達到效果的精簡又有幾次?而且往往是精簡後的反彈更為劇烈,機構更為臃腫和龐大,這已經成了頑疾,不是一日之功可以改變的。”

“這樣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困難和阻力肯定不小,可不改變實在難以維係了。”齊天翔耐心地等待著林東生說完,才慢慢地說道:“河海省的經濟狀況您是知道的,看上去繁花似錦,數字也好看的很,可實際表現卻並非表麵這麼好看,大而不強,甚至大而羸弱是現實存在,支撐經濟架構的除了房地產,就是金融,而政府財政來源依賴土地出讓金的情況,越往基層越嚴重。”

齊天翔緩了口氣,認真地看著林東生,觀察著他對自己話語的反應,看到林東生表情很平靜,情緒也足夠耐心,就略微放下心來接著說:“這次在貴水縣,忙裏偷閑也到清河市、河中市,以及山陰市都走了走,三個地市的財政收支,都不同程度存在過度依賴土地出讓的情況。清河和河中兩個地市,由於經濟成分比較平衡,對土地出讓的倚重還可以控製,山陰市情況就特殊一些,沒有過多的實體經濟支持稅收,僅僅靠農林和商業服務業收入,要支撐龐大的政府序列運行,壓力的確很大。有數據顯示,去年全年土地出讓金收入,達到全部財政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五,可全年收支相抵赤字還是達到了兩億多元,又占到了今年財收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