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直擊症結(7)(2 / 2)

“這是縣裏麵的情況,鄉鎮的情況更加糟糕。”隨著話題的深入,李麟的神情漸漸嚴峻了起來,語速也漸漸緩慢著說:“過去的七站八所建製,隨著鄉鎮財政收入渠道的減少,以及村委會自治功能的提高,基本上已經是名存實亡了。經濟條件好一些的鄉鎮,有一些鄉鎮經濟的補償,文化站還存在,即使沒有什麼活動和指導,畢竟還有一塊牌子。經濟條件差一點,或者偏遠一點的鄉鎮,文化站根本就不設了,或者合並到工青婦,或者由鄉鎮學校代為管理,站點不是變成了娛樂室,就是棋牌麻將室。農村的文化生活,除了婚喪嫁娶的嗩呐鼓樂,就是一些草台劇團的低俗演出,再有就是打麻將、玩遊戲了。”

李麟一口氣說了這麼多,不禁有些氣喘,就微微停頓了一下補充道:“這也是與農村的實際情況分不開的,空心化和老幼化嚴重。農閑的時節,村裏的青壯年都出外打工了,甚至村幹部也都離開了村莊,村裏除了孩子,就是老人,文藝活動沒有人組織不說,連參與者都沒有。到了春節和農忙的時候,大批的中青年返鄉,不是喝酒,就是打牌,能幹的事情並不多,就別說組織和參與什麼活動了。對於離鄉外出的這些人來說,村莊就是老人和孩子所在的地方,每年的年節,不會來心有不忍,回來也是無所事事,短暫的時間,根本就融入不了村莊之中。離開了村莊,他們又因為文化和教育程度的差異,被打工的城市所邊緣,可以說這是一個兩頭不靠的群體,很危險,也很需要研究和關注。”

李麟好容易絮絮叨叨地說完了,安靜了下來,看著齊天翔和孫萍芳,不再說什麼,辦公室一時陷入了冷場,齊天翔不說話,誰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這是個應該重視的問題,農村空心化,城市邊緣化,出外打工的不屬於城市,而對農村又隻是候鳥一樣短暫的停留,城市的繁華和農村的落寞,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原有的農村格局和村俗民約被打破,新的文化和約束體係沒有建立起來,鄉鎮和村委會的管理和製約力日益弱化,如果沒有很好的文化和精神文明救濟手段,農村穩定就會成為一個大問題。”周通打破了冷場,看著齊天翔,不無憂慮地說道:“一代代農村人走出村莊,早些年是打工出去的,後來是考學離開的,很多人都選擇了留在城市,這些人中不僅僅都是有夢想的年輕人,還有一些在城市謀生的中年人,農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越來越低,到最後不但人員和勞動力難以保證,分出去的土地誰來管理呢?”

“老周顧慮的很深啊!也確實說明了農村現實的問題。”孫萍芳看到齊天翔目光轉向了她,就知道齊天翔想要聽聽她的想法,就聲音緩慢低沉地說:“農業和工業,是經濟和社會生存發展的兩翼,沒有了這兩翼,服務和消費都會是無本之末,而現在不但工業出現了嚴重的危機,實體經濟嚴重弱化,升級意願不高,農村更是出現了空心化、老齡化的問題,土地粗放管理和撂荒現象隨處可見,長期以往,是要出問題的。”

“這就是中央新農村建設的目的所在,也是深謀遠慮之處。”看到辦公室的氣氛漸漸變得低沉,齊天翔破天荒地笑了笑,看著孫萍芳慢慢說道:“新農村建設,不僅僅隻是城鎮化和‘三通’、‘三平’這麼簡單,而是重點在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在文化普及和提高。建起了成片的新房子,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新農村,有更好的物質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追求,有高效農業做支撐才是最基本的條件,要讓農村更有吸引力,讓更多的有誌青年回到農村,參與農村的繁榮和進步,這才是我們需要的新農村,也才是中央新農村建設的基本要求和目標。”

說著話,齊天翔目光看向了王天樅,嚴肅地說:“這些目標和要求,作為文化廳,作為全省文化建設主管部門,你們任重而道遠,也有著很對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