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焦點問題(4)(1 / 2)

馮俊才掙脫著郭富貴緊拉著的手,掙了幾下沒掙開,就嗬嗬笑著對郭富貴略微不滿地說:“你這個郭老漢有意思,齊省長誇你幹得好,是因為你真幹得好,而且境界高,做得對,你就說你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拉扯上我和向縣長幹什麼?我們是幫你栽樹了?還是幫你挑水了?還不都是你們郭村的老少爺們,在你的帶領下沒日沒夜地幹出來的?”

郭富貴突然的起身,使得齊天翔有些詫異,看到他與馮俊才拉拉扯扯,並聽到了馮俊才不無誇獎的話語後,不由提高了聲音對馮俊才說道:“你躲到後麵幹什麼?難道站在後麵就可以證明你什麼都沒有做嗎?還不趕快到前麵來,還要專門去請你嗎?”

齊天翔不無好氣地說著,環視著後麵站著的人,接著點名道:“小向,小姚,你們都是功臣,也都到前麵來,還有後山鄉的郝軍書記、萬平鄉長,你們也都過來,讓大家都認識認識。”

齊天翔的招呼直接幹脆,幾乎是不加思索地直呼其名,使在場的每個人都覺得驚奇,趙建忠等幾個人趕忙站起身來,主動讓出了座位,小小的空場一時變得氣氛怪異了起來。

齊天翔很快感知到了這些,在幾個人交換座位的間隙,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呂山尊,嗬嗬地笑著說:“站著的想坐下,坐著的卻未必想站著,座位就隻一個,選擇權還真不在個人啊!”

“豐碑永遠是建立在心中的,誰為老百姓做事,誰真心實意地為老百姓謀福利、辦實事,老百姓都記在心裏了,這用不著評判,時間可以證明一切。”呂山尊當然明白齊天翔的話意,就打量了一眼身後站著的人,對齊天翔由衷地說:“有作為才能有座位,這些話我們強調了無數次,大會小會地提醒著大家,可再說得多也還不如老郭支書的拉扯,這才是民心所向,比任何宣傳都有效果。”

齊天翔滿意地看著呂山尊,轉而看向徐方說道:“老郭支書說的很實在啊!一家一戶的單打獨鬥,不僅解決不了致富奔小康的問題,連生計和溫飽都成問題,無奈之下隻能出外討生活,可山外哪有那麼多的好生活可以討啊!說來說去還得回到山林裏,這裏才是他們的根,他們的希望所在啊!”

“這話說的太好了,對我很有啟發。”徐方看著齊天翔由衷地說著,目光看向郭富貴和馮俊才,感慨地說:“農村發展,農民致富,農業進步,僅僅靠好政策還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一班人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需要一些人的犧牲和奉獻,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的。”

徐方收回了目光,微笑著對齊天翔說:“好的政策隻是基礎,好的領路人卻是百姓的主心骨,隻有自己先行先試,就像老郭支書一樣,十幾年艱辛地付出,才能以實際成果換來村民的信任和跟隨。同時也隻有有了馮俊才、向有誌等等甘願為農民致富付出的幹部,農村的麵貌才能煥然一新。另外就是集體的力量,山林經濟是一個漫長的實現過程,周期性較長,產生經濟效益就更需要時間和投入了,按照現在農民的經濟實力和能力,不但沒有積極性,而且吸引力也是很小的,隻有發揮集體的力量,才能做好生態維護和效益獲得的雙贏局麵。”

“開荒,間種,套種,嫁接,這些技術性很強的種植和管理模式,單一的農民是沒有能力掌握的,隻有依靠農業科技部門專業技術人員的支持,才能夠實現。”徐方饒有興致地說著,說到了他的專業領域,不僅使他信心倍增,而且也很有感觸,接著對齊天翔說:“通過資料和昨天會議上的介紹,我對郭村山林經濟的發展模式有了一些了解,這種思路是對頭的,老馮他們的做法也值得肯定和推廣,利用幾年的時間,下大力氣推廣一批以農村集體為主體的典型,不但對多山的我省農業經濟是一個促進,也可以為山區農民脫貧致富提供一個穩健的途徑。”

齊天翔看著徐方連連點頭,表示著讚賞,由衷地對環繞著的眾人說道:“真是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徐省長很容易就抓住了矛盾的實質,這就是現場會的意義所在。現場會並不是看別人現有的成績,而是要在別人的做法中尋找自己學習和借鑒的經驗,這樣才能更好地取長補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