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百年大計(15)(2 / 2)

看著男同學洋洋得意的神情,聽著他嚴謹周密的話語和觀點,劉麗瑩一時語塞,還真是想不出有力的話語來反駁,而坐在自己身邊的同學們,似乎除了低聲議論,也實在給不了自己什麼實際的幫助,就不由咬緊了嘴唇,可也是心有不甘地恨恨地望著男同學,陷入了無助之中,隻好求助地望向齊天翔,希望能得到省長有力的支持和幫助?

“很久沒有聽到這樣的爭論了,直麵陳詞,不留情麵,也就是不同院係的同學在一起,才能有這樣的場麵,這很好,很有效果。”看到教室裏有些混亂的場麵,齊天翔擺擺手微微笑著,製止著學生們的議論,然後才是溫和地對男同學問道:“這位同學觀點很有針對性,也很有些係統性,介紹一下你自己,姓甚名誰,哪一個院係的學生??

齊天翔的話音不高,卻很有震懾力,很快就將教室裏的嘈雜平息了下來,注意力也漸漸轉移到了齊天翔和那位男同學身上,也使得氣氛變得不那麼尖銳和對立,瞬間鬆快了一些?

“我叫何浩,社會學院政治係研一的學生。”看到齊天翔溫和的神情,何浩坦然地麵對著齊天翔,聲音清晰地說:“我也是來自農村的學生,隻是與田冬平不同的是,我來自海東市的海邊漁村,自然條件和經濟條件相對要好一些,因此田冬平同學經曆過的哪些苦難,我感受不是很深。可作為社會學院的學生,這麼多年我的注意力,也還關注著農村和農民的多一些。?

何浩的目光從齊天翔的身上,轉向了始終站著的田冬平身上,友善地笑著說道:“我所說的好一些,不是隻是指的我們家,而是我們哪個漁村,歡迎有時間你能到我們家去做客。?

“我們家在海邊,曾經很長一個時期是靠出海打漁維持生活的,自從沿海水域開始水產養殖以來,很多的漁民就已經不再依靠遠洋捕魚生存了,而是依靠分給自己家的水域養殖海參、鮑魚、明蝦之類的水產增加收入。家庭勞力多的,水域經營的就好,反之就差一些,這也成為很多漁村通常的現象。”何浩看著教室裏的同學們說著,隨即才是看著齊天翔坦誠地說:“我們村不一樣,從海域承包之初就形成了共識,那就是海域不分包,遠洋捕撈不停止,而且建立了村集體所有的生產管理模式。逐漸組建了海產品加工廠,遠洋捕撈船隊,近海養殖基地,以及旅遊餐飲一體化的漁家樂。對外是漁業集團公司,對內還是以前的作業隊。?

何浩看著齊天翔耐心傾聽的神情,尤其是鼓勵的眼神,就進一步補充說道:“這也是針對漁民的生產方式采取的必要手段,也很符合漁民的實際需求。遠洋捕撈作業需要的不僅僅是大馬力的捕撈船,還需要有接駁和運輸服務的船隻,而且每次出海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隨著近海養殖業,特別是海域環境的變化,以及過度捕撈產生的後果,近海漁業產出已經很難滿足生產量和消費需求了。?

“小的機帆船和近距離的捕撈作業,已經漸漸不適應漁業生產的形勢了,遠洋作業就是必由之路,隻有遠洋和深海才能獲取優質的海產品,也才能獲得不菲的收入。”何浩很是嫻熟地介紹著情況,而且臉上還浮現出一絲自豪和得意,認真地說:“從事遠洋捕撈作業,需要的是船隊,更需要多人多船的協作。一條大船動輒幾百萬元,一次遠洋捕撈作業至少也需要兩個多月的時間,以及幾十名漁民船工的勞作,還需要有船隻運輸和提供後勤補給,這是單門獨戶的漁民家庭根本難以做到的,也是想都不敢想的,隻有依靠集體的力量,眾人共同才能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