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進京述職(9)(2 / 2)

要麼是來自林東生,他在謀劃一個棋局,這從述職這件事就可以看的出來,林東生借口身體原因將齊天翔推到了前麵,而這居然得到了中央的認可,可見在林東生的計劃中,使齊天翔盡快進入高層視野,就成了當務之急的大事,他會不遺餘力地這麼做的?

對於自己被排除在述職主體之外,侯哲海不覺得意外,不僅隻是述職這件事,他也實際上被排除在了省委最高權利的角逐之外。他這一年的努力和謀劃,沒有達到當初預期的效果,反而因為過於急切,引起了包括林東生在內很多人的警覺,也引起了高層的不滿,盡管沒有什麼明確的表示,可冷遇就是最好的表達。這一點已經從很多方麵露出了端倪,隻是沒有擺到桌麵上罷了?

等待侯哲海的就是掛職期滿,回北京重新安排工作,而且很大程度上會跨入正部級的行列,也算是功德圓滿了。可對於有希望獲得的省委書記的職務,而今卻失之交臂,侯哲海還是有些不甘心,可也隻能無奈地接受這個現實。政治就是這麼殘酷,領導的心意也並不是可以猜度,更不是一般人可以左右的。當初讓他下掛河海省委的時候,看中的是他的理論厚重,以及與中央思路的一致,可現在不滿他的時候,症結也還是過於理論化,對實際工作的現狀缺乏變通,尤其是團隊經驗不足,橫豎都是過程和結果的不一致,讓他無可奈何?

盡管已經沒有了機會,而且高層的重心再度傾斜在了林東生一邊,這預示著林東生將按照自己的思路和計劃,逐步完成對齊天翔的培養,並盡全力扶持他上位,這似乎已是公開的秘密,而且似乎也是得到了高層的首肯的,畢竟一個平穩有序的交接班,對河海政治和大局的穩定有利,也符合中央的意圖?

這次述職就可以看出是一次預演,齊天翔的表現也足夠精彩,這從中央領導的表情和態度,就可以明顯看的出來。侯哲海也清晰地感覺到了這些,心裏雖然酸澀,可也不得不承認,在總體把控和重點表現上,齊天翔的表現確實可圈可點,這點是他侯哲海所不具備的。這不但來自於齊天翔寬泛的知識積累,也有他對全省經濟工作的熟知和把握,可見齊天翔這幾年基層的曆練,確實收到了效果,得到高層的歡心也是應該的?

也許直到這個時候,侯哲海才真正明白,自己在河海的競爭對手,當初就選錯了對象,擠掉林東生並不一定就能勝出,因此自己的對手不是林東生,而是這個當初輕視了的齊天翔。在實際工作經驗和政治智慧上,在後台背景和支持力度上,齊天翔都具有深厚的實力,隻是都隱藏在了那看似文弱、平和的外表之下,隱藏在不動聲色的謙遜之中,極易讓人忽視,而意識到之後也已經為時已晚?

就像剛才齊天翔突然提到林東生的建議,這就有些不同尋常,昨天彙報之後與林東生通的電話,可中午吃飯的時候卻並沒有絲毫的流露,反而是在大家都已經開始走動,並部署下一步走訪之時提出來,可見這個電話的真偽就值得懷疑了。聯想到齊天翔昨天下午拜會鄭明,而今天卻沒有提及一句,就可以看出與鄭明的談話不簡單,很可能傳遞出一種信號。具體是什麼,侯哲海不得而知,可一定是與這次拜訪有關?

想到了這一層,侯哲海就接著對齊天翔笑著說:“咱們這一大幫子人,又是省長、常務副省長的,又是副主任、副書記的,總不能就在這賓館裏貓著,什麼也不幹,就等到中組部談話之後回河海,這也不是個辦法啊!?

“哲海同誌這雖然是玩笑話,可也是實話啊!這麼多人一起玩消失,怎麼說都有些欲蓋彌彰的意味,也有些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嫌疑了,可咱們又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陰謀嗎?”齊天翔坦然自若地望著侯哲海戲說著,隨即環視著眾人認真地說:“依我看,咱們不妨利用這段時間務實一點,將下一步要做的工作提前進行。?

看到大家的目光都專注地望著他,齊天翔按照自己想好的思路,繼續說道:“馬上就到年底了,年末歲首都是看望老同誌,以及訪貧問苦的重要時期,這也是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工作,而明年的扶貧攻堅任務有異常的艱巨,我們不妨提早入手,先從這裏找些支持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