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深入調研(1)(1 / 2)

早飯後稍事休息,彙報會繼續開始,隻是會議地點改在了會議室,參加會議的人員也僅限於三地市黨政一班人,還有幾個重點縣區的負責人。幾十個人的會議,相比較一百多人的大會,無論是人員構成,還是會議規格,都上升了很大的層次?

經過一夜的休息,副總理的氣色明顯好了很多,精神抖擻、神采奕奕的,於昨天相比就像是換了一個人一樣。盡管有著多年官場工作經驗,能夠熟練應對繁重的工作和日程安排,也懂得如何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況,甚至還有一些特殊的藥品和營養品,輔助增加體力和恢複精力,可畢竟也是年紀七旬的人了,無論怎樣調整和保養,都不可能達到自如的最佳狀態了?

從北京出來也有一段時間了,每天裏不是視察調研,就是開會聽彙報,一地一地連軸轉了這麼長時間,年輕人尚且吃不消,何況一個老人,身體早已顯露疲態,可還是硬撐著。原本已經可以結束的行程,臨時加上了河海省,無疑算是雪上加霜了?

這一點昨天齊天翔接機時就明顯地感覺到了,因此省委簡短的工作彙報之後,省政府這邊並沒有再過多占用時間,想著就是能讓副總理擠出時間休息一會,包括刻意安排專車讓副總理乘坐,也是這樣一種考慮?

按照齊天翔的想法,副總理是完全可以不必要幾百裏奔波到華沂市去的,由自己陪同王海到老區看一圈也就是了,副總理可以由林東生陪同,在省會附近找一個地方看看,表達一下扶貧的意思和關懷,也是完全可以達到目的的,可看著林東生都在拚命忍著腰椎的疼痛,齊天翔就沒有敢說出自己的意思。其實也明白,說出來也不會有什麼效果,結果還是按照預定方案實施,最多自己落一個關心領導身體的虛名,也實在沒有什麼意思?

細想一下也是如此,副總理河海之行,不僅僅隻是看望老區和關注老區開發,而還有著更深的政治意圖,就是要表明一種態度。這不但要身體力行,而且還要報紙上有行動,電視上有影像,這樣才能達到此行的目的?

齊天翔所能做的,就是說服林東生放棄陪同,而這也是林東生的意思,其他的也就隻好根據副總理的喜好行事了。老區是個標誌,也是一種符號,齊天翔能做的,就是以河海省委、省政府的行為,襯托出此行的重大意義?

昨晚會議結束之後,副總理沒有參加齊天翔組織的歡迎宴會,而是與秘書一起單獨就餐,之後就閉門謝客,早早休息了。這也是事先特意與齊天翔和王海交待過的事情,理由當然也還是身體方麵的原因,也是唯一能站得住腳的理由?

沒有了副總理參與的宴會,更顯出了自如和自由,也是齊天翔和王海迫切希望看到的。中午的歡迎宴會由於時間關係,特別是不能飲酒,氣氛和狀態就打了大大的折扣,也使得很多的環節都不能盡興?

晚上就不一樣了,副總理不參加歡迎宴會,一些俗套性的致辭和講話也就免了,這也省去了很多的麻煩,很符合王海的心意。齊天翔和王海被請進了單獨的餐廳,陪同的除了幾個省廳的領導之外,也就是三個地市的一把手書記,其他的省領導,包括秦亮、羅劍和孫萍芳,都被安排去陪同扶貧辦的其他同誌了。分工明確,也就可以盡興而為了?

事實上也還真是盡興了,齊天翔與王海雖然在北京見過麵,可卻隻是禮節性拜訪,並沒有在一起把酒言歡的機會,現在來到了華沂市,也算是兩位惺惺相惜的文化人,第一次坐在了一個酒桌上?

不用齊天翔作過多的動員,陪同的幾位大小官員就完全明白自己的角色。酒場作陪和見風使舵是官場的基本功之一,也是一個幹部稱不稱職的標準,這雖然隻是個笑話,可喝酒看工作卻是很多幹部信奉的標準。酒量大小不重要,能不能陪好領導,或者能不能領會領導的意圖,陪好需要陪的領導,這是相當關鍵的問題。一級考驗一級,也都是經過長期曆練而成的官場老手,完成任務是不需要交待的?

齊天翔禮節性的客套之後,基本上就算完成了任務,幾個廳局長,加上幾個市委書記,還有周通的策應,也的確讓王海感受到了河海幹部的熱情,特別是河海幹部勸酒的本事。盡管屢屢推脫,可還是經不住眾人的熱情,很快就敗下陣來,達到了酒足飯飽的狀態?

畢竟是第一次宴請王海,分寸齊天翔還是很好地把握住的,達到滿意的效果之後,就適時結束了酒宴,不然王海能不能清醒地離開餐廳,還真是難以預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