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故地重遊(3)(2 / 2)

“說來說去好像不著邊際,可這恰恰就是下一步我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基調,省委、省政府不設考核目標,不定增長數據,完全從動態中評判政績,從民生改善和群眾滿意度上取舍幹部。”齊天翔望著沉默不語的大家,變換了表情,微微笑著說:“這些是不是也是一種新的簡政放權啊!我看應該這樣認為,就是要通過彈性指標考核體係,改變地方黨委政府唯上、唯官的思維和工作方式,眼睛向下向百姓問計,看百姓需求。隻有這樣才能真正改變為官二三年,形象工程一大片的急功近利行為,真正踏踏實實地為民做實事,為自己做業績。?

齊天翔這樣說著,似乎也覺得鋪墊的差不多了,就轉而看著陶然和毛誌剛說道:“話說這麼說,發揮地方黨委政府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地開展經濟工作,並不是都把注意力放到增加眼前利益的領域上,而是要全麵兼顧三大產業的協調均衡發展。農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命脈,這個原則什麼時候都不能改變。工業和實體經濟是經濟穩定的基礎,是衡量一個地區社會繁榮程度的標尺,更是就業和社會保障的基石,這也是不能忽視的原則。其他的諸如城市建設,交通和基礎設施完善,教育和醫療,文化和社會進步,都不是簡單的側重就能夠推卸掉的責任,在政府的,更是各級黨委的。?

“就如同山陰市的山區建設和發展,就麵臨著開發和保護的矛盾,青山綠水的目標要求綠化和環境保護為先,經濟發展的訴求卻是有效地開發地上地下的礦產資源,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兩個方麵都關係到民生改善,也考驗著地方執政者的決策和智慧。”齊天翔溫和地望著陶然,意味深長地說道:“根本的問題我認為還是要因地製宜,要根據山區交通和居住條件決定發展方式,對於山高路遠或不適合居住的分散的山區居民,可以采取移民搬遷和環境重建的方式,改變百姓的生產生活方式。要采取措施鼓勵農民進城,或者改變固有的生活環境,並在此基礎上重新規劃山區的發展。地上地下的資源是永久性存在的,不開發或晚開發它都在哪裏,可環境一旦遭受破壞,恢複和治理卻需要付出巨大的經濟和時間代價。堅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這樣的蠢事絕對不能在重演了。?

“齊省長的指示很及時,也很有針對性,對我們的工作思路很有啟發,我們一定要認真研究山區經濟的發展規律,按照客觀規律和百姓的意願,製定我們山陰市的發展規劃。”陶然從齊天翔的話語中,聽出了潛台詞,也有著明確敲打的意味,可口氣還算是溫和,就趕忙順杆爬著回應道:“我們這一個時期,在全市機關和黨員幹部中,正在開展環境和社會穩定進步的大討論,就是要從貴水縣的重大環境事故中吸取教訓,明確環境生態協調發展的重要性,加強使命意識和責任感。?

不光是齊天翔,全車廂的人都可以聽出陶然這番話的迎合意味,也可以聽出明顯的違心之處。事故發生已經幾個月的時間了,現在還在搞什麼大討論,這不就是為了表明態度,讓齊天翔看的嗎?

可不管其他人怎麼看,怎麼理解,陶然此刻也隻能這樣表態。齊天翔繞著彎子說民生,說因地製宜,以及省政府考核方式的轉變,就是想要他明白,省政府不會過多幹預山陰市的政策製定,可也不會有什麼傾斜政策,想要有所建樹就隻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而且還要保證民生和社會發展不出問題?

這就是給他出了一個難題,也是將一個兩難的問題擺在了他的麵前,既要發展經濟和保障民生,還要保護環境和青山綠水,省政府會等著看他交出的答卷,而且還是動態地再看。隨時可能出現變故,也隨時可以走馬換將,一切還都要看他的作為和表現?

陶然很清楚這些,可也清楚齊天翔不會立即采取行動,自己還有時間改變,而且現在的首要問題,還不是齊天翔怎麼說,而是下來會怎麼做,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要高度提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