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把脈山區(6)(1 / 2)

午餐如約在坪壩鄉政府食堂進行,也依舊是大鍋燉菜,大盆盛放著散發著熟悉的熱氣,與同樣是大盆裝著的熱騰騰的白麵饅頭,一起誘惑著食客的味蕾,而且還是齊天翔曾經吃過的味道,曾經的感覺。

齊天翔等人被簇擁著走進食堂的時候,大鍋菜和熱饅頭已經陸續擺上了桌,幾位大師傅和工作人員還在忙碌著,為其他餐桌擺放碗筷,看上去有些忙亂,可卻並不顯得混亂,反而增添了些許生活的情趣。

由於提前進行了通知,食堂也早就開始了準備,可以說萬事俱備,就待領導們到來了。因此齊天翔等領導下車的同時,食堂也開始了起鍋上菜的過程,時間拿捏的恰到好處,也就有了熱氣騰騰的饅頭和彌漫著香味的大鍋菜的組合,滿足著眾人的食欲和好奇。

不大的食堂空間裏,見縫插針擺了十幾張桌子,也是經過準確計算過人數,才確定的桌子數,目的還是要讓所有的人都能夠有坐的地方。

在眾人的簇擁下,齊天翔依然沒有忘記與食堂的幾位大師傅握手致謝,然後才在眾人目光注視下,緩慢地坐在了餐桌前,擺擺手示意大家隨意就座,隨即就將目光專注在了已經擺到麵前的飯碗上。

還是上次吃飯時的情景,飯碗依舊是農村特有的粗瓷大碗,盛了將近一滿碗燉菜,散發著誘人的香味。齊天翔不動聲色地仔細看著碗裏麵的內容,分辨著與上次可能有的不同。可認真地看下來,除了多了一些紅白蘿卜之外,也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覺得心裏很寬慰,也漸漸地釋然了起來。

所謂的大鍋燉菜,是北方地區,特別是農村地區冬春季節常有的飯食,農忙時節也是主要的當家菜,農村家庭的但凡有重要事情,飯食也大多以燉菜來解決。這除了北方地區冬春季節蔬菜缺乏的特點,也還有著簡單實際的生活必然,同時也是一種生活態度,那就是對待飲食上的隨意,以及對生活的認識。

將能夠準備到的食材,集中在一個菜裏,讓各種食材盡情發揮各自的營養和味道,從而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滋味。這不僅僅隻是一個菜品的構成,更是一種高度升華的生活智慧,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使繁瑣的飲食環節變得簡單,既保障了果腹的需要,也簡單了生活環節。

這有些像極了中醫中藥的理論,各種藥材藥效不同,作用不一,也有著君、臣、佐、使的差別,可要想產生效果,卻需要同時配伍融入一起煎熬,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功效。所不同的是中藥為了治病療疾,而燉菜卻是為了果腹和美味。

無論是燉菜,還是中藥,講究的都是融合,是互相補益,隻有淡化了本身的存在意義,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也就猶如一個社會形態,英雄和領袖的作用是明顯的,可神話了領袖和英雄,帶來的隻能的盲目和盲從,而結局往往不是失落,就是領袖和英雄之後的悲劇,以及無休止的否定和修正。發揮團體的力量,淡化個體的突出意義,看似沒有了方向般的旗幟,可這恰恰就是一種最有力的存在。這就是傳統中國文化的中庸思想,也是保持文化和文明傳承的內在紐帶。

棱角帶來的隻能是互相的傷害,而圓滑卻能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安全。這似乎不是一句話可以解釋的東西,可卻是生活智慧的凝結和延續。

齊天翔喜歡這樣的理論,就像喜歡農村的大鍋燉菜一樣,隻要是能夠吃的食材,什麼都可以放到裏麵燉煮。無論是白菜、豆腐這類常見的家常菜,還是竹蓀、珍菇、海參、鮑魚之類難得的山珍海味,都可以融到一起,隻要是取用方便,並沒有什麼太珍貴的感覺。

當然最常見的還是豬肉,這是河海省的沿海和內陸區域,都很容易見到的主要品種,至於豬肉是以丸子的形式,還是以紅燒肉,或者方肉的方式進入燉菜,也就看準備的時間和聚餐的形式了。

如果是農村的紅白喜事,提前幾天就進行準備了,豬肉是要先煮後炸,形成完整和漂亮的形態之後,才能入菜的。不但是豬肉塊,就連肉丸子和豆腐,都是提前炸製好的,講究一點的紅白喜事,會將這些事先準備好的半成品,分門別類整出個七碟八碗,比如最為尊貴的要數十碗席了。沒有那麼講究的,或者沒有那麼講究的場合,就幹脆將這些半成品的食材,與白菜蘿卜等常用菜融合在一起,每個人盛上一大碗,就著白麵饅頭,就是一頓美味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