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劍當時盡管還不是常務副省長,可位置卻是僅次於省長陳能亮的第一副省長,齊天翔正式到任後的省長分工調整,考慮到省長間權利的製衡,特別是羅劍的情緒,主動提出財稅這一塊還由羅劍代管,總體上自己宏觀把握。這種看似大度之舉,不僅讓各位副省長意外,也很自然地收獲了羅劍的支持和配合,使得最初階段的困難迎刃而解。
齊天翔大度地將財稅大權拱手相讓,可在羅劍卻是接到手了一個燙手山芋,初期的欣喜之後卻是苦不堪言。如果這件事是齊天翔這個省長親自分管,絕對的權利和權威天經地義,無人敢質疑,更不敢有明顯的怨言,可羅劍隻是順位副省長,即便隨後成為了常務副省長,可畢竟與省長還是有級別的差距,特別是權利和權威不能等同,這就是他常常自嘲的“小姐權力丫鬟命”,使得財政資金使用成為了眾矢之的,似乎人人都需要他的幫助和支持,人人都對他有著不小的意見。
原本每年的財政預算,都是要經過詳細地編製和核算,並交由省人大會議審核確定的,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的變動。可做過政府工作的人都知道,每年財政預算編製和最終的實際執行,總是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很多不知道緣由的預算外支出,都會不經意地出現。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不能出現在預算內的預算,總能在預算外找到出處。
這就給羅劍帶來了很大的困擾,也使得他感到了壓力,畢竟這是他作為常務副省長代管財稅工作,成敗都關係重大。河海雖然是個經濟大省,經濟總量很大,在全國都有著很傲人的表現,而作為經濟數據最重要的財政稅收,數字更是令許多省份垂涎。可收入大,支出也大,除了農業、勞動保障、民政撫恤,需要大量的財政資金反哺,教育、醫療、交通、城建、文化、體育,許多產業和部門,也都需要財政扶持。由於經濟大省的名聲在外,不但得不到中央財政的轉移支付,而且還得對中央財政進行必要的的支援,以及配合中央對全國經濟發展的總體部署。所謂的部署說白了還就是資金支持,這都是需要無條件執行的工作,既是經濟任務,更是政治任務,是來不得半點含糊的。
財政收入雖然不錯,可架不住需要支付的地方和部門多,除了正常的資金支付,各種雜七雜八的支出都伸手,資金再多也總是不夠用的。每年的財政收入總是冒頂,根本沒有結餘的時候,而且很多時候由於預算外資金安排過多,辰吃卯糧是經常有的事情,甚至入不敷出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省長管財稅的時候,可以大開大合,對於有些不合理的伸手也有拒絕的底氣,這些從林東生和陳能亮兩任省長身上,就能很明確地看出來。林東生性格強硬,行事方式也是硬朗果決,不管是省內基層的伸手,還是來自北京部委的化緣,都能很明確的回絕,根本不怕得罪人。陳能亮在任時,根本不關注省內經濟發展,重心都在金融創新和跨越式發展,對於一些為難的資金問題,不是圓滑地推給財政廳處理,就是久拖不決沒有明確的態度,而且總有說不完的理由,以不得罪人為原則。
羅劍卻是不同了,雖然來自外部的壓力,齊天翔都盡力為他化解著,可來自內部,特別是各位副省長的要求,卻是直接針對著羅劍而來。合理或不合理的資金需求,基本上都是繞過齊天翔,一起都奔著羅劍,解決不解決就看羅劍的態度和表示。
當然作為高層領導的這些副省長之間,是不會出現明顯的爭執,或者像市井潑婦罵街之類的爭端,甚至表明的不愉快都很少。可也就是這些不見硝煙的交鋒,才是最費心力,也是最見智慧之處,也是最讓羅劍頭疼不已的地方。可他卻不能有任何的回避,更不能表現出來,畢竟這是最能體現他宏觀把控能力的地方,也是最好的平台,再難也需要咬牙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