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漢奸和英雄(1 / 2)

王崇陽和海霍娜一直走到了原嘉定府衙前,現在上麵的匾額卻已經是“吳淞總兵府”的字樣。

海霍娜此時突然朝王崇陽道,“既然真人覺得這剃發令有所不妥,不如我們就去勸告一下這個總兵,說不定他能撤銷這樣的命令呢?”

王崇陽卻笑道,“這樣的命令,又其實一個總兵能頒布的,必然是滿清朝廷上層才能決定的事,你找他又有何用?”

海霍娜道,“你的意思是我姐夫頒發的這個命令?那我去找我姐夫去!”

王崇陽相信這也不是多爾袞一個人能決策的事情,現在滿清朝廷當中也不乏漢人的文臣,這些人定然也給滿清說明了漢人對頭發的情結,但是滿清朝廷依然如此決定,定然是朝廷所有滿人一同製定下來的。

這件事已經沒有什麼迂回的餘地了,即便找到多爾袞,又能如何?

想著王崇陽朝海霍娜道,“還是算了吧,你姐夫雖然是攝政王,但是朝廷政事,又不是他一個人能做主的,他上麵還有太後,還有滿清八旗的旗主。最重要的是,連你都不覺得剃個頭能對漢人造成多大的影響,難道你姐夫會因為你一句話就改變滿清朝廷對漢的大體方針?”

海霍娜聽王崇陽這麼一說,頓時也覺得有些道理,況且自己畢竟也隻是一介女流,朝廷上的事,別說自己說不清了,就算能說清,估計多爾袞也不會聽的,說不定還會適得其反。

想著海霍娜一歎,這時卻聽吳淞總兵府的門口傳來了一聲,“師祖!”

王崇陽和海霍娜聞言都不禁朝吳淞總兵府門口看去,卻見一個穿著清朝武將服飾的男子,腰胯佩刀,正與一眾清兵走了出來。

那清兵將領快步走到了王崇陽和海霍娜的身前,隨即朝著海霍娜一拱手,“師祖何時來到嘉定的,徒孫有失遠迎!”

王崇陽聞言心中不禁一動,這貨居然是海霍娜的徒孫?

不想海霍娜也是一臉莫名其妙,詫異地看著眼前的清兵武將,“你是?”

那武將立刻拱手道,“徒孫李成棟,是國師鈕鈷祿的弟子,曾經在師傅的府邸和師祖有過一麵之緣,隻是師祖忘記了而已!”

海霍娜這才“哦”了一聲,多看了李成棟幾眼後,這才點了點頭,“原來是鈕鈷祿的弟子?那就難怪了!”

王崇陽心下卻在想,這貨的名字不是漢人名字麼,居然當起了清軍的將領,原來是個漢奸。

雖然王崇陽也不太想介入俗世戰爭,不過麵對一個漢奸,王崇陽心中還是有些反感,這時也沒多說什麼,轉身就走。

海霍娜見王崇陽轉身走開了,立刻也跟了上去。

李成棟見狀立刻追了上來,擋在海霍娜和王崇陽的麵前,“師祖,不知道這次來嘉定所為何事,這裏正處於戰時狀態,師祖一人在這嘉定城,徒孫有些擔心,還是請師祖到總兵府小住,之後徒孫派人送師祖回北京王爺府邸吧!”

海霍娜立刻說道,“不用了,你去忙你的吧!”說著卻見李成棟身後的一眾始終的手裏,每人都拿著一疊告示紙張,上麵似乎寫著“剃發令”三個字。

看到這裏,海霍娜立刻朝李成棟道,“這個剃發令是你的主意,還是攝政王的主意?”

李成棟立刻拱手道,“這是徒孫的主意,不過已經上報朝廷和攝政王,已經得到了允許,不禁是嘉定如此,以後我大清每攻下一個城池,都要效仿頒發此令,直到所有漢人都剃發為止!”

他說著還一臉自豪,顯然為自己能想出這麼一個法令而驕傲呢。

王崇陽看到他這副嘴臉,不禁一陣發惡道,“李將軍不是漢人麼?何時開始為滿清朝廷如此著想了,如果李將軍當初把用在滿清朝廷的心思用一半在大明朝廷上,想必大明也不會落得如此田地了吧?”

李成棟聞言不禁臉色一動,怔怔地看了一眼王崇陽,隨即冷哼一聲道,“明朝上下腐朽不堪,閹患把持朝政數十載,搞的天下民不聊生,朝堂之上的官員更是阿諛奉承,真正想為朝廷辦事的文臣武將,又有幾人能得到重用?而大清應時而生,順應天命,皇帝陛下年輕有為,攝政王文武兼備,如此朝廷統一天下,才是百姓之福。”

王崇陽承認李成棟說的是有一些道理的,畢竟明末朝廷腐敗不堪是曆史事實,不過畢竟眼前的是一個漢奸,民族情懷之前,無論是出自什麼理由,被自己的叛變辯解,都改變不了他們漢奸的本質。

海霍娜這時卻問李成棟,“如果你的這個剃發令,在漢人當中得不到推廣,甚至遇到一些反抗,你將怎麼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