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劍指胡關 第三十一章 大漠芳蹤(1 / 2)

第六卷 劍指胡關 第三十一章 大漠芳蹤

一望無際的荒漠上,流動的沙海被狂風推動著,吹出了一層層的波浪似的沙浪。一眼望不到邊際。刺眼的陽光中,一直龐大的軍隊,黑壓壓地緩緩進入了這片渺無人跡的沙海。黑色的軍裝,同高高飄揚的黑色戰旗,在黃色的沙漠中顯得分外顯眼。

大軍顯然對這樣的天氣絲毫不在意,依舊匆匆地向西而行,無數的戰馬身後竟是一隻龐大的羊群,這樣的荒漠中羊群似乎已經有些筋疲力盡,卻在身後另一隊龐大的戰馬的驅趕下勉強地前進著。

一麵最大的黑色戰旗上,黑底白字十分醒目地繡著一個大大的“秦”字。戰旗下,數名將領打扮的大漢騎著黑色的戰馬,簇擁著一名身穿黑色錦袍,頭戴白玉束發冠,披著一件華麗的黑色貂裘二十七八歲的年輕人。一陣疾馳之後,眾人胯下的戰馬都不約而同地噴著響鼻,渾身大汗淋漓。那年輕人這才猛地一勒手中的韁繩,戰馬長嘶一聲,漸漸停了下來,周圍一眾將領急忙同時停下了腳步,圍攏在張啟身邊。

作為這次禦駕親征的大將軍,蒙恬自然是隨駕而行。這時的蒙恬已經年近五旬,對於這個時代的人們來說,已經是可以安享晚年,含飴弄孫的年齡了。隻是他身體強健,這時還依舊看不出多少老態。

看到張啟忽然停了下來,蒙恬急忙策馬趕了上去。這次五十萬大軍,六月從鹹陽出發,經過半年多的縱馬疾馳,徹底擊退了大月氏,使得大敗於匈奴的月氏徹底臣服於大秦,將大秦的版圖再次向西擴張了數千裏。

五十萬秦軍終於在秦二世九年的初春,趕到了中亞的底格裏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這裏蘊育了著名的兩河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巴比倫的誕生地。更是雄極一時的波斯帝國的所在地,當東方的戰國七雄拉開爭霸帷幕的時候,強大的波斯帝國已經被新興的馬其頓帝國徹底消滅。馬其頓帝國滅掉波斯時,正是秦國秦孝公任用商鞅,開始變法的時候。當秦國一步步在戰國諸雄中稱霸的時候,馬其頓帝國卻走向了衰亡,這時的馬其頓王國早已不是當年的那個強大帝國,淪為羅馬帝國的一個小小王國,正在為了擺脫羅馬的統治而苦苦掙紮。

穿過這處沙漠的邊緣,便是水草豐美的兩河流域,張啟準備在這裏修整一個月,便整裝出發,向西方的羅馬和馬其頓進發。

大軍經過半年的長途跋涉,不但士氣高漲,糧草和補給由於學習了遊牧民族的一些特點而完全沒有受到影響,出發時攜帶的三萬隻牛羊,這時除去一路的消耗之外,竟然還增加了一萬餘隻。令張啟懸著的心,總算放了下來。蒙恬緊鎖的眉頭也大為舒展,解決了給養問題,強大的秦軍便可傲視天下,再也沒有什麼能抵擋他們的腳步。

沿著張啟的目光,蒙恬舉目遠眺,終於看到了一片令人精神大振的綠洲,由於還是初春時節,綠洲的顏色還是有些枯黃,隻是微微地夾雜著一絲不易覺察的綠色。但是這亦讓每一個看到它的人難以控製自己的激動的情緒。

看到了綠洲,蒙恬驚喜地向張啟抱拳道:“陛下,這綠洲出現的實在太及時了,正是大軍需要補充水源的時候,這……”

張啟點了點頭,卻隱隱地感到了一絲沒來由的不安。舉目望去,空曠的荒漠上,除去黑壓壓的秦軍外再也看不到任何人跡,隻是張啟的這種不安卻越來越強烈起來。

看到張啟臉色不好,蒙恬小心地四下打量著周圍的環境,訝然道:“陛下可是發現了什麼?”

張啟勉強控製住自己的心緒,點頭道:“朕忽然感到很不安,似乎這附近隱藏著什麼危險。”

蒙恬聞言臉色一邊,急忙向身邊的一名親衛吩咐了幾句,那親衛立刻翻身上馬前去傳令。蒙恬這才向張啟拱手道:“陛下乃非常人,既然有所察覺,必然無因。微臣已經命人前往那處綠洲,想必一定會有所發現。”

張啟點了點頭,無奈地搖頭道:“小心點不錯,隻是……”

說到這裏,隻見茂密的荒草叢中忽然緩緩地走出一名孤身一人的騎士來,那人整個麵部都用白色的長巾包裹了起來,除了那似乎可以懾人心魄的雙目外,幾乎看不到任何裸露在外麵的肌膚,由於是騎在馬上,除去隻能看出他身形十分瘦小外,身材的高矮一時無法判斷。

看著眼前的騎士,剛剛的那種難言的不安,似乎消失了不少,倒令張啟十分的意外。不用張啟吩咐,彭越獨自策馬而出,大剌剌地來到那騎士麵前,向跟在他身邊的當地向導吩咐道:“問問這人是幹什麼的!”

那向導答應一聲,正要向那騎士開口,卻不妨一聲冷笑傳來,一個身影閃電般直向被眾人簇擁著的張啟撲來。由於大家都完全沒有料到在這種情況下竟會有人行刺。一時反應不及,竟被那人練過兩人,手中一柄長劍寒光一閃,竟直抵張啟前胸。蒙恬大吃一驚,暴喝一聲,拔劍閃身,腳下用力一蹬,長劍直向對方肋下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