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劍指胡關 第三十三章 安息國王(2 / 2)

雖然這些倉促迎戰的敵人已經發覺了秦軍的厲害,隻是在秦軍瘋狂的衝殺和人數絕對優勢的絕境中,根本沒有辦法組織起陣型,更沒有辦法對秦軍造成任何威脅。在這些裝備被張啟提前了數百年的秦軍麵前的敵軍,幾乎已經沒有任何反抗的能力,不少士兵已經放下了 武器,向秦軍做出了乞降的手勢。

王淵看了看那些乞求活命俘虜,命令一部分沒有參加戰鬥的秦軍士兵將俘虜看管起來的時候,戰鬥已經接近了尾聲。對方五萬大軍,順利地被秦軍全部殲滅。隻餘下不到兩千人的俘虜。

蒙恬這時已經回到了中軍大旗下觀戰的張啟身邊,謹慎地觀察著戰場上的每一絲微小的變化,當發覺勝券在握的時候,這才向張啟拱手道:“陛下,這些俘虜如何處置?”

張啟的骨子裏畢竟乃是現代人,雖然在這個時代生活了將近十年,不知不覺,已經慢慢地發生了極大的改變,說話的語氣,平日的行事和思考事情的方式都已經越來越貼近這個時代。但是,在這種關乎數千人生死的決定前還是不禁猶豫起來。若是將這些俘虜留下,自己大軍的糧草尚且艱難,如何能夠白白養活這些俘虜?若是全部殺掉,又有些違背自己的道德標準,若是全部釋放,又擔心軍中將領不服,為此而引起軍心不穩,未免更加得不償失。

看到張啟皺眉苦思,蒙恬沉聲道:“陛下,這些俘虜或殺或放,都各有利弊,以蒙恬看不妨放掉,如此更可令其將我大軍的厲害傳入對方耳中,使其驚恐,不敢再與我軍正麵為敵。若是殺了,可以起到殺一儆百的效果,但是當所有士兵全部被殺,噩耗必定要遲些天才能傳到對方耳中,如此雖然可以最有效地震懾對方,但卻還可以迫使對方與我們決一死戰,如此反而不妙。所以,各有利弊!”

張啟聞言,仔細想了想,點頭道:“待虞姬回來審問之後,將這些俘虜的右耳全部割掉再行釋放!”

蒙恬聞言,急忙躬身道:“微臣明白,待虞姑娘回來後,立刻辦好此事!”

張啟點了點頭,舉目向虞姬消失的方向望去,隻見荒草萋萋,全無一點虞姬的蹤影。天邊的夕陽即將向天邊落去,血紅的餘輝,伴隨著空氣中的血腥,更添了三分殺氣,令人有些無法放鬆心神。

結束了戰鬥的秦軍戰士已經開始著手搭建營帳,由於剛剛經曆了一場大戰,有些低落的士氣再次高漲起來,不時可以聽到遠處士兵那隱隱的大笑。

正當,張啟等的有些不耐煩時,一隊騎兵終於出現在視線的盡頭,仔細望去,果然是保護虞姬前往去見安息國王的彭越!他身後,正是兩千多人的禁衛和一身白衣的虞姬。而在虞姬的身邊,一名五十歲左右,滿頭卷發,頭戴金冠,身穿錦袍的中年人引起了張啟的全部注意。

這時,虞姬已習慣已經發現了那還鮮血淋漓的戰場,都吃驚地向張啟這邊的營地望來,腳步也加快了不少。

看到虞姬平安回來,張啟終於放下了心中的巨石,輕鬆地策馬向虞姬迎了上去,身後的三千禁衛也一步不離地緊隨其後。

看到張啟安然無恙,虞姬似乎也大為放鬆,蒼白的玉容竟泛起一抹醉人人的紅暈,愈發地令人心動起來。這時,那頭戴金冠的中年人,在仔細觀察了剛剛結束戰鬥的荒原上的屍體後,驚恐地望了一眼戰旗下傲然而立的張啟,低低向虞姬說著什麼。

好半晌,才看到虞姬極為嫵媚地嫣然一笑,將在場的眾人看的同時心頭一跳,這才大步來到張啟麵前,驚喜地笑道:“陛下,此人便是安息國王,他本來隻是想一見陛下,隻是看到這些屍體後說這些人正是馬其頓王國的軍隊,這次是衝著他們剛剛遊牧回來的幾萬頭牲畜而來的,沒想到竟被陛下如此輕易地全部殺死,他們正在為即將到來的敵人感到無計可施,為了向陛下表示感謝和對大秦的由衷地欽服,他們願意為大軍提供所有需要的幫助,並切願意前往馬其頓,代表陛下,索要那批財物。”

張啟聞言,大感意外,想不到這些來犯的軍隊,果然和預料中的情況一般無二,當真是馬其頓的軍隊,所有的擔心終於放了下來。看樣子當真不必與其正麵交戰便可平定這戰亂紛紛的絲綢之路,將貿易之路安全地建立起來。讓大秦的威名傳遍世界,使這絲綢之路盡頭的異族深深地畏懼東方的大軍,不敢再輕起異心。

【為了防止盜版,應出版商要求,下麵的大結局將在第三集上市後再行公布。感謝所有書友六個月來的不懈支持,小玉在這裏,感謝所有的朋友。謝謝!】(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CMFU.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