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蘿峰位於東海之濱,綠草如茵,四季皆有春色,山勢蜿蜒曲折不失雄偉,遠看像一條蟄伏的臥龍,蓄勢待發。
太陽從海平麵上升起,陽光逐漸打在草地上,一位青年緩緩睜開眼睛,映入眼簾的是一片藍天,飄著幾朵白雲。向東海望去,一波接著一波海浪拍打著礁石,濺起潔白的、晶瑩的浪花,再遠一些,平靜的海麵上,一艘木船在水麵上緩緩前行,披蓑衣戴笠帽的漁夫握著雙槳劃著船,另外一位坐在船頭拿著水囊喝水,悠閑自得。忽然想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他立即起身回頭往旁邊的亭子跑去,邊跑邊撣掉身上沾著的草和沙土。
趕到亭子裏,亭子空無一人,隻有綠中泛黃的落葉在亭子裏打著轉兒,他坐在亭中的石凳上,桌上擺著他出門時帶的兩壺好酒,此時都被打開蓋喝完了,酒壺旁留下了一個長條形的青色粗布包起來的包裹,看著還挺沉的,莫非這就是三天前那位前輩說過要給他的東西。
三天前,在他爹娘開的一家客棧裏,一位褐色布衣的老者進來了。這家客棧外麵看著挺簡陋的,裏麵空間小但是十分整潔,桌凳擺放整齊。當時也未到吃飯的時間,沒有吃飯的人在,隻有他坐在一個空桌子邊的凳子上,手撐著下巴在發呆。老者進門後,環顧四周,打量了一下這家客棧,便坐在他的隔壁座上,閉目養神。青年反應過來,連忙站起身:“客官,要吃點什麼嗎?”
“不用了。”老者睜開眼睛,左手捋一下胡須,“我是過來找你的。”
青年吃了一驚,張了張嘴又閉了回去。
“別緊張,坐下來我有話要與你說,年輕人,你叫什麼名字。”老者又笑著捋了一下胡須。
青年應了一聲,慢慢地坐在凳子上,又站起來拿起桌上的茶壺倒了杯水放在老者麵前再坐下來。“晚輩陳義。”
老者見狀,捋著胡須哈哈大笑,說:“甚好甚好,老夫雲遊四方,路經此地,在此逗留,幾日前偶然間看到你在別人有困難時伸出援手便有留心,觀察你已有些時日了,老夫覺得年輕人你人不錯,心地善良,為人正直,可堪大任,正是老夫尋找之人。三日後日出之時,東邊綠蘿峰上,我有一物交給你。”說完就站起來往門外走,順便拿起別在腰帶上的葫蘆大喝一口。
陳義的爹娘從後廚進到大堂,看到老先生出去了,就問陳義剛才的老先生沒有要吃點什麼東西嗎。陳義搖搖頭,告訴他爹娘沒有,呆站在那裏看著門口發呆。
過了三天,夜半四更之時,陳義便從床上坐了起來,感覺向綠蘿峰走也需要挺久的,得早點動身,於是穿好衣服,出客棧時在門口停住了,心想好像不能兩手空空,就在客棧後廚帶了兩壺酒在身上。上山的路有些崎嶇,好在陳義經常走山路上山砍柴,打著燈籠在山路上走也不是什麼難事,隻是偶爾吹過幾陣陰風,一個人黑暗中走著難免有些虛。陳義一步一步小心地走著,不知不覺就走到了山上的亭子裏。天還沒有亮,陳義將兩壺酒放在桌子上,決定去山邊看看風景和星空,坐在草地上,整個身體放鬆下來,竟迷迷糊糊睡著了。
在亭子裏,陳義回過神來,心想自己來早了,看天還沒亮,於是想在草地上休息一下卻不知不覺睡著了,這是對前輩的不尊重,內心有點愧疚。他看著桌上的包裹,看來這就是老先生要交給他的東西了,想打開看看這個包裹,但又壓住了自己的好奇心停住了手,心想還是先回去吧,於是拿起包裹離開了這座亭子,下山向綠蘿峰下的小村莊走去。
山下一個小村莊坐落在東西兩座大山之間,東麵大山為綠蘿峰,西麵大山則是灰岩嶺,一條南北向的小河在村子穿過,兩岸排著楊柳樹。柳樹像嫋娜多姿的少女一般,柳絲輕點水麵,流動的河水便出現了分叉向兩邊的水波微微蕩開。河水清澈見底,有十幾條小魚在河床的假山石縫中穿行。河邊坐落著幾十戶磚瓦房子,雞犬相聞,鄰裏之間關係和睦,互相幫助,這便是柳河村了。村子外有南北兩城相鄰,因為有兩座大山的阻隔,兩城之間的往來都要經過這兩座山之間山腳下的村子。兩城之間有大約兩天的行程,來往於此地的貨商有時會因為天黑不便趕路而選擇在此地落腳,好好休息一晚,村子裏就出現了幾家專供棲身的客棧和酒肆。其實所謂的客棧,都是由較大的民居加以擴建和改造,拆分出提供歇腳的食堂和住宿的房間,為了給來往的客商提供方便的住所,順便增加點經濟收入貼補家用,其中一家客棧便是陳義的爹娘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