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平素是驕傲慣了的,這時雖然心裏吃驚但他一咬牙心一橫:“堂堂七尺男兒絕對不能讓一個小女人放倒”瞬間他也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扭身從窗戶口跳了出去。這一下把在場的人包括那個白衣人都給驚呆了,要知道這可是在樓上呀跳下去不死也夠嗆.。這時候劉雲飛帶來的仆人們緩過神來了,顧不上身上的傷都趕忙一起衝到了樓下,可是來到大街上一看,大街上隻有許多男女老少紛紛交頭結耳的議論。並沒有他們少爺的蹤跡——難道升天了?
向周圍一打聽才知道原來劉雲飛從樓上跳下來時候正好掉了一輛在路邊閑停的馬車上麵而馬車的主人剛好辦事去了,馬受驚後,一路狂奔而去。。。。
仆人們也都傻了,這時突然他們其中有人說:“快回去報告老爺多派人手去查找少爺的下落,同時去報官,知縣和老爺是過命的交情,定會替老爺出麵抓那個女惡人的”他們一哄而散,各行其事去了。
再說樓上的那位路見不平的白衣女,也沒想到會發生此事,自己本來是想嚇嚇那個家夥的,好讓他以後不敢為非作歹。馬受驚後誰也控製不了能跑到啥地方,天才知道。馬上的人一般來說也凶多吉少。
如果那家夥真的送了命,自己可就做的太過份了。正想著,那個被她救下的夥計,跑了過來對她說:“恩公,你快逃命去吧。剛才那位公子可是本鎮上惹不起的人物。他爹是這裏的大財主和官府的人要好的很。等會官府估計就會派大隊官兵來的,到時候你是走不掉的,現在快走吧,小人也不能在這裏呆下去了。在下先走了。”說完這個夥計就跑下樓去了。她一轉念:“的確如此,還是先走為妙江湖人少和官府打交道的好。”她一扭身也下樓一溜煙的出了小鎮。
這個白衣人說來也不簡單,被江湖人士尊稱白衣女劍客的人就是她。她從小沒見過父母親是被峨嵋慧原師太收養並傳授的一身本領,慧原師太乃是武林中頂兒尖兒的角色,身兼正邪各派之長,武學之博,當世無幾人能及。
所以她調教出來的徒弟武功當然可想而知了。
下山前師太對她千叮嚀萬囑咐:“徒兒,你下山後要將本門武功發揚廣大。切記不可濫開殺戒,得饒人處且饒人。遊曆江湖之後一定回來繼承為師的衣缽”她對師傅的話從來都言聽計從。更何況她入江湖以來除了教訓過幾個惡人以來,連隻螞蟻都沒殺過。所以在她的字典裏也根本找不到“殺人”這個詞。因此她也受到了眾多武林人士的愛戴,都稱她為女俠士。連好多成名人士提起她的名號都挑大拇指。
今天她也是路過此地,像這樣的事情她也見多了。她認為又是地痞仗勢欺人,於是就來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沒想到反而弄了個不好的結局。這讓她頗為煩悶。。。
她也沒想到,這件事情會給自己帶來一生的麻煩早知會是這樣她打死都不會去惹這位闊少的。
正是: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
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裏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南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注:咱們所說的故事發生在曆史上最鼎盛時期的唐朝貞觀年間,唐代的社會風氣,對於男女間的關防並不如後來的重視據史學家陳寅珞考證,李唐源流,本就是出於夷族,故閨門失禮之事常見。“男女授受不親”這一套封建禮法,是宋代中葉以後,經過一些理學家的提倡,才成為社會風氣的,尤其在北中國,漢胡雜處,通都大邑,婦女出遊上街,更是常事。所以那時候出現了許多許多的女俠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