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到影評
劇情:故事發生在前作芝加哥終極決戰四年後,汽車人與霸天虎從地球銷聲匿跡,而人類也在斷壁殘垣的廢墟中開始了新生。然而,一群手握大權的商人聯合天才科學家,意欲通過那場入侵打破壁壘,研發出他們實則難以駕馭的全新技術。與此同時,地球也遭受到了一個古老而強大的變形金剛的威脅恫嚇,關乎自由與奴役的正邪史詩決戰一觸即發……
《變形金剛》係列第4部“絕境重生”是一部讓人愉悅的影音作品,它盡可能不觸怒任何立場的觀眾,視效前所未有地驚豔,劇情一如既往地淡薄,重視感官體驗。它像連鎖酒店、快餐車一樣方便適用,隻是已經很難稱之為“電影”。在一部植入廣告比埋彩蛋還瘋狂的片子裏,數廣告反而成了觀影樂趣,《變形金剛4》已經連“爆米花電影”的資格都喪失,倒不如幹脆出櫃,把自己歸類到“娛樂視頻”。
上佳的感官體驗永遠是邁克-貝送給觀眾的大禮物,最大程度地滿足感官愉悅是作為娛樂視頻導演的自覺。“變4”在技術方麵的提升足以讓同類電影汗顏,擯棄了愚蠢的大景深對比,沒有故意躍出銀幕的初段3D表現,一切都更讓人容易置身場景之中而不覺得突兀。虛擬角色的製作也幾近完美,為了修正往年“變”係列的缺點——角色辨識度低,“變4”的汽車人都更加擬人化,不但言談舉止符合自己的“車型”,還會設定隱藏的職業背景,老兵油子造型的“探長”(約翰-古德曼)和日本武士造型的“漂移”(渡邊謙)比往常的經典角色更容易辨認。
然而對劇情的極端無視和廣告植入不加節製使得《變形金剛4》徹底成為“變”係列叛離“電影”走向“娛樂至死”的界碑,勉強拚湊的父女親情無非是政治正確的保守派作風。比起前幾部“變”係列電影,人類角色不再是年輕膚淺的情侶聯手冒險,兩名人類反派推動故事前進,比前作都相對複雜;男女主角改為父女,盡管“變女郎”太風情萬種幾乎衝淡了親情矛盾的衝擊。但這無法掩蓋《變形金剛》劇情簡單敘事粗暴,隻管打砸,上天入地,以捍衛世界的名義把世界變成廢墟。片中出現了不少追車橋段,不斷帶來《速度與激情》等電影的既視感,荷爾蒙飆升但了無新意,就像好萊塢工業線上產出的其他預製混凝土牆一樣。
“廣告植入”是邁克-貝縫在自己背上的十字架,就像視覺特效之於盧卡斯、3D技術之於卡梅隆。在《變形金剛》的第一二部就已經想到為汽車品牌代言,《變3》摸索出驚人的方式植入舒化奶,到《變4》時代已經幹脆“棄療”,廣告密集到喪心病狂。第4部《變形金剛》可能會刷新電影植入廣告數量的紀錄,這簡直像是廣告聯播,特別是由於中國品牌的大量湧入,對於母語是漢語的觀眾來說,植入廣告已經成功地吸引走了對於劇情的注意力。《變形金剛》確實找到了植入廣告最為巧妙的方式,背後移動的車廂上寫滿公司標識已經不算是了不得的軟廣,某音箱品牌甚至成為非必要道具,給大特寫鏡頭展示,毫不掩飾。通常來說商業容易傷害電影,即使是商業電影也容易被粗暴的廣告破壞。然而廣告可以成為《變形金剛4》的看點,它離電影越來越遠,《變形金剛》單純為娛樂代言,就像綜藝節目一樣,難怪有變形金剛迷抓狂地嚎叫著“邁克-貝,你怎麼敢?你竟然敢!”
除了廣告之外,所謂“中國元素”的植入比例也是史無前例的。有大量取景選在中國,演員也選取了不少中國麵孔。客觀地說,中國演員的戲份安排相當體麵,既不刻意討好,也沒完全跑龍套,李冰冰甚至是重要的配角,完成了許多高難動作,韓庚等人的幾秒出鏡也恰如其分適逢情景。但事實上有沒有這些元素都影響不大。假設“變4”的合作方不是中國而是巴西或者俄羅斯,將“變4”的預製空殼圈套搬去日本或者墨西哥,也完全不會跟現在的“變4”有什麼不同。重要戲份和劇情走向沒有一個跟中國相關,沒有誰掏心掏肺地展示東方文化,隻不過將中國視為一個最大的廣告客戶,而所謂中國元素也許是“變4”最大的一個植入。
(完)